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ENGLISH

黄 玉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理论文章 Home / 智库成果
黄玉: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径
2018-05-03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之一。广州需要紧抓时机深化社会治理领域改革,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环境和条件,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社会治理路径,遵循社会治理规律,为新时期社会治理贡献新鲜经验,构筑引领样板。


社会治理的“广州探索”成效显现

近年来广州聚焦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紧密围绕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这一目标,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民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有明显的提升。


例如,探索街镇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广幸福社区的建设;创新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会服务供给中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士,适应多样性的需求,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中成立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在基层公共事务决策中搭建沟通平台,实现合作治理;针对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和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实施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不是简单的速度比拼和指标超前,而是要以改革解决好广州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问题和短板,用创新的理念、制度、体系、机制、能力推动社会治理的全面突破,创造更多有效社会治理的经验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形成广州新的特色和优势,在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域继续“先行一步”。


形成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广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以“共建”为基石、以“共治”为要义、以“共享”为目标,实现法治、德治、自治三者的统合。在加强党的领导,政府的管理与执行能力有效发挥的基础上,着力培育社会协同治理,通过制度安排,激发多元主体,建设多重机制,在政府机制(政府是主体)之外,促进市场机制(企业是主体)和社会机制(社团、社区、社工、社企是主体)的形成,使社会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社会力量支撑其自主性、自立性和自治性。


充分设计和运用社会治理的宏观规划、中观基层组织的改革、微观的机制创新,相互配合,共同支撑形成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在强化前瞻性规划引导,树立法治思维,发挥德治作用,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互联互通统一的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等方面全面发力,突破创新,力补短板,形成社会治理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黄玉)


原文连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5/03/content_7720339.htm

(原文刊于南方日报(广州版AII02 |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