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有“颜值”更智能老旧小区改造惠民生
广州正在探索更多新思路、新方法,部分经验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除了危旧房改造,广州还有很多老旧小区也有着迫切的改造需要。目前,广州正在探索更多新思路、新方法,部分经验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越秀区的三眼井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九成住宅的楼龄超过30年。目前,社区每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摸查房屋安全,无论是否达到危旧标准,都及时修缮,最大限度保障居住安全。
越秀区洪桥街三眼井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立芳:“比如,外立面脱落会使房子老化得更快,尽快跟上级部门进行资金申请,对这些外立面脱落进行及时修缮,排除安全隐患。”
白蚁侵蚀是导致房屋险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三眼井社区联合相关企业,安装了200个白蚁监测装置,并与白蚁防治所共享数据,防患于未然。
智慧社区运营企业负责人孙立慰:“监测装置里装着白蚁最喜欢吃的松木,附近一旦出现白蚁,它最先就会来到监测装置啃噬松木,传感器会发出信号,终端会接到报警,白蚁防治所会及时来到这里对白蚁进行防治和处理。”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广州推进老旧小区提档升级,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让居民得到实惠,这一经验也被住建部纳入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三眼井社区居民李先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这是我的感受,很多居民也有同样的感觉。”
广州还致力于让新型工业化建造参与改造,例如引入装配式建筑,先在工厂做好预制件,再运到施工场地组装,实现像造车一样造房子,大幅压缩工期,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排放。
中建五局华南公司项目工程部经理梁文明:“装配式建筑各个构件的连接,靠的依然是钢筋和高强度水泥,可以保障稳定性,同时,施工方法也经过大量的科学论证,安全可行。”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还考虑了硬装的部分,许多水电预埋工作在工厂里就已经完成。
有学者表示,在改造过程中还可以引入零碳建筑、智能建筑的元素,不仅可以造出更好的房子,也可以带动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开拓出新的增长点。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彦涛:“建筑节能技术在城市更新中的大力引进,必然会带动数字技术、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后期智慧运营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有利于培育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有利于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