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国际邮轮回归中国 大湾区市场潜力大
今年以来,多艘国际邮轮恢复中国首航
今年以来,多艘国际邮轮恢复中国首航,国际邮轮“海洋光谱号”在上海首航,满载着4000多名国际游客入境上海。
阔别4年,17万总吨量级的“海洋光谱号”再次停靠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1号码头。船上的游客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对接下来的中国之旅充满期待。
游客:我先会在上海,然后去北京,希望看到长城,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名。
中国是全球邮轮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去年9月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后,包括皇家加勒比、维京、地中海等国际邮轮巨头积极布局中国市场,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制定特色邮轮服务。今年1月1日,首艘中国大型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也开启国内商业首航,“本土”加“外资”邮轮公司优势互补,进一步壮大重新唤醒后的中国邮轮市场。预计2035年中国邮轮市场将达到每年1400万人次的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邮轮市场。
国际邮轮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洲区主席 刘淄楠:中国的沿海城市、一线城市,如北上广,像三个区域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有4亿人口,这是中国(邮轮市场)的潜力所在。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南沙、深圳蛇口和香港启德三大邮轮母港。随着大湾区内互联互通不断完善,“一小时生活圈”加快形成,大湾区发展邮轮经济的优势将不断显现,这里是国内邮轮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近期好消息不断,全球最大吨位的客滚船去年年底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启航,港口也有望在今年之内复航,实现口岸全面开放。今年7月初,国际邮轮MSC荣耀号也将从深圳母港启航。大湾区借助邮轮积极拓展海洋旅游业,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石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大湾区是一个有着支撑(发展)邮轮全要素的一个区域,同时又是一个重要出海点,腹地是非常广阔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前景非常好。我们目前所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应该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