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稳中求进谋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含金量”十足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专家学者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含金量”十足,绘制出了具有实践精准度的发展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专家学者表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多重因素冲击,这组数据展现了我国经济企稳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关于2024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有专家学者表示,5%的预期目标有充分依据,为今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康达华:“5%”的经济目标,既考虑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也结合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国内国际的风险挑战,以及我们自身经济发展的产业转型、就业等方方面面的目标要求,应该说是一个既现实,又积极上进的增长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专家学者表示,这一目标的提出,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康达华:通过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建设),实现关键性核心领域技术的自立自强;其次,要实现科技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把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载体;同时,新质生产力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优质的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有专家学者表示,这些重大经济增长极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能释放庞大的市场需求,产生先进技术溢出效应,输出制度和规则先行改革经验,带动周边及全国更广泛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葛志专:比如,广州、深圳都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香港、澳门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南沙、前海、横琴在探索重大改革,以制度先行的优势为内地探索经验,推出和复制(创新)举措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