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视频新闻 Home / 新闻中心
10月21日《广州日报》广州上半年市场主体逆势增长13.1%,“开办企业”等营商环境指标居全球前列
2020-10-22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上半年市场主体逆势增长13.1%,“开办企业”等营商环境指标居全球前列


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2020年1月,广州制定印发《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把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抓手,作为广州市经济建设的“一把手”工程。


对标世界银行评估体系,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如何?未来优化之路怎么走?广州社会科学院为此开展了“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并在10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详解系列研究成果。



◆措施与成效


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广州排名全国第一


参照世界银行12项定量和定性指标,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组建12个研究团队,对广州改革政策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衡量,并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改革经验和国际最佳实践,提出具体优化建议和解决方案。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表示,根据课题组的监测观察和分析研判,这两年,广州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摆出自我革命的恢弘气势,在短时期内跑出了营商环境改革的加速度,12项指标整体表现均获得大幅度改善。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跨境贸易”“执行合同”等指标上,广州位于全球前列,个别指标如“办理建筑许可”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


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赢得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市场主体22万户,逆势增长13.1%;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广州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聚焦关键环节,为投资经营减时间、简环节、降成本


优化营商环境,重在 “对症下药”。根据课题梳理,广州改革措施主要针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攻坚突破,聚焦企业办事时间、环节、成本三个核心问题,全力以赴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减时间、简环节、降成本、优服务。


比如在开办企业方面,实现全流程“一表申报、一个环节,最快半天办结”;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通过整合程序、合并项目、取消事项,实现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全流程从原来的19个环节压减至6个环节;在获得电力方面,通过“零上门、零申请”全程网办,实现低压非居民用户无外线工程3天通电、有外线工程8天通电;在纳税方面,通过“网上申报”“一键申报”,申报时间整体压缩75%,有165项办税事项“一次不用跑”。


广州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主动减免涉企收费,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比如开办企业免费刻制4枚印章、免费发放税务Ukey等。


突出法治化和便利度,超过90%的事项“零跑动”


张跃国认为,广州把握住营商环境的本质要求,突出法治化和便利度两个关键。一方面,着眼于建立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及时开展营商环境立法工作,制定《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把市场认可、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和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便利化水平,打造“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接近全部事项“最多跑一次”,超过90%的事项“零跑动”,政务服务指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一。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张跃国表示,世界银行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类似于全球竞技比赛,广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着全面竞争的激烈态势。当前,广州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数字经济有效监管、办事流程衔接优化重构、制度法规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专业机构建议


借鉴抗疫经验使联动机制常态化


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普华永道广东省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分享了来自专业机构的建议。她表示,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政务流程电子化和对新经济企业的支持已成为当下国际营商环境的主流趋势,也是广州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在目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需要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形势下,普华永道建议广州市政府针对疫情过后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确保政府政策的精准性和落地性,持续优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成本。



同时,可以充分总结和发挥此次抗击疫情期间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防联控工作经验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多部门在信息共享、服务办理、检查执法、信用惩戒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常态化。


政务流程电子化关键后端数据共享


她注意到,疫情之后形成的行为习惯改变也对全流程不见面办理政务事项审批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普华永道建议广州在多方面推进线上办理的同时,学习新西兰、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经济体的电子政务平台领先做法,强化和丰富在线咨询、流程指引和办事教学等功能,搭建无缝化、易用化、安全化和实用化的电子政务平台;推进各政务平台后端数据共享,实现一站式数据交互和管理;立法规范数据所有权、安全及应用方面的界限,通过数据开放平台提供经过脱敏的公共及政务数据,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应用服务。


“四新”经济重在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措施


王斌表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普华永道建议广州的营商环境应围绕“四新”企业的特殊性开展有针对性的优化。例如,国内目前在数字经济的监管政策、监管环节、监管方式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有效监管、防止风险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服务市场主体,激发其活力,成为进一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一环。广州可在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和服务保障方面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和细则,鼓励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各类新经济企业引进、协助其发展成长,打造引领全国的“广州模式”。


◆这些指标广州作出全国范例:


开办企业: 处于世界前列 便利度全国领先。


广州在全国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将商事登记由行政许可事项改为行政确认事项,办理营业执照实现“零见面”“不求人”“减材料”“优流程”“强信用”。2020年5月21日起全市推行的广州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将原来需要填报22张表、469项信息才能完成的开办企业所有事项,简化为只需一张表填报 55 项信息就可实现申请人在平台一次申报。


虽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截至9月份,使用平台申办量已经占到全市开办企业申请量的99.51%。截至2020年8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2.97万户,同比增长7.17%,其中企业24.48万户,同比增长8.65%。


按照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广州“开办企业”指标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整体便利度全国领先。与世界最前沿水平的新西兰相比,开办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基本实现零成本。


办理建筑许可:手续数量仅为6个 时间仅需28天


随着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1+30”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办理建筑许可环节,广州已经处于全球最前列。在手续数量方面,广州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项目“办理建筑许可”在政策规划上已实现手续数量(6个)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18个),且少于中国香港(8个)、丹麦(7个),走在世界最前列。在办理时间方面,广州仅需28天,直逼韩国等4个经济体(27.5天),较广州一般项目(94.5天)节约了66.5天,远优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企业成本方面,该政策实现了真正的企业“办理建筑许可”零成本。就建筑质量控制而言,广州得分将保持在15分,与国内平均水平以及中国香港得分一致,达到全球最优。


财产登记:24项业务60分钟办结,改革后提速97.5%


近年来,广州对“登记财产”服务中的程序、时间、成本和土地管理质量进行了全面优化,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是减环节。在线下设置“企业专窗”,取消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交易网签,无需律师尽职调查,整合不动产登记缴税、登记、发证“在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与一人互动、一个环节办理”。


第二是减时间。通过“企业专窗”全流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办理,实现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不动产转移登记等24项登记业务60分钟办结领证,由改革前的平均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提速97.5%。


第三是减成本。税费按国家规定3.1%执行(包括买方契税3%、买卖双方印花税各0.05%)。在登记费方面,小微企业一律免收登记费。


跨境贸易:出口通关时间三年压缩93%


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课题组对广州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进行了模拟评估。与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的190个经济体比较,广州排名世界第30位,高于釜山(36位)、新加坡(47位)、东京(58位)等国际大都市。综合来看,目前广州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广州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和国际贸易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例如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率先建设口岸通关时效评估系统,已在全省120多个码头复制,并向全国推广。


系列有力措施带来了口岸通关效率显著提升。目前广州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约为12.6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约为0.8小时,与2017年相比分别大幅压缩了85%和93%。南沙港二期码头的海关查验量,由原来12小时300柜大幅提升至500柜。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方晴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方晴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吴一钒


原文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402278?site4&column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