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跑出加速度,开办企业等多项指标居全球前列
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2020年1月,广州制定印发《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把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抓手,作为广州市经济建设的“一把手”工程。
对标世界银行评估体系,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如何?广州社会科学院为此开展了“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并在10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详解系列研究成果。
参照世界银行12项指标,组建12个研究团队
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参照世界银行12项定量和定性指标,组建12个研究团队,对广州改革政策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衡量,并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改革经验和国际最佳实践,提出具体优化建议和解决方案。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表示,根据课题组的监测观察和分析研判,这两年,广州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摆出自我革命的恢弘气势,在短时期内跑出了营商环境改革的加速度,12项指标整体表现均获得大幅度改善。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跨境贸易”“执行合同”等指标上,广州位于全球前列,个别指标如“办理建筑许可”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
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领导,推动营商环境进行革命性再造
社科院研究报告显示,广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和清晰的主线。首先是确立了营商环境出新出彩的战略牵引地位,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环境支撑。
为此,广州统筹全局,建构起强有力的组织系统,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8个专题组、12个指标组,建立了6项工作制度,以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力量,推动营商环境进行革命性再造、系统性重构,充分释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入调研汇聚企业、学者、机构智慧
第二个特点是,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措施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基本导向,广泛深入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社会各界的需求和期待。
具体措施例如,组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第一批聘请成员64名,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人士、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代表,分为企业代表组、专业机构组、政府代表组、专家学者组,已组织5场座谈会,开展了全覆盖问卷调查和焦点问题深入访谈,系统收集意见建议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成员涵盖涉法各类机构,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凝聚各方共识,开展政策宣传,组织专题培训。
新冠疫情期间,更是迅速建立企业复工复产指挥信息平台和“五个一”工作机制(一名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组支持政策、一个调度平台),全市重点企业入库3万多家,对于企业诉求和关切实行全流程网上收集调度处理。
刀刃向内聚焦关键环节,为投资经营减时间、简环节、降成本
优化营商环境,重在刀刃向内,也在于“对症下药”。针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攻坚突破,广州聚焦企业办事时间、环节、成本三个核心问题,念念不忘“减、降、优”三字经,推动一网通办、流程再造、政策普惠和诉求闭环,全力以赴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减时间、简环节、降成本、优服务。
比如在开办企业方面,实现全流程“一表申报、一个环节,最快半天办结”;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通过整合程序、合并项目、取消事项,实现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全流程从原来的19个环节压减至6个环节;在获得电力方面,通过“零上门、零申请”全程网办,实现低压非居民用户无外线工程3天通电、有外线工程8天通电;在纳税方面,通过“网上申报”“一键申报”,申报时间整体压缩75%,有165项办税事项“一次不用跑”。
广州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主动减免涉企收费,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比如开办企业免费刻制4枚印章、免费发放税务Ukey等。
借鉴全球最佳案例,持续争创国际最先进营商规则
优化营商环境,也需要目光向外。广州始终保持开放式格局、全球性视野,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避免闭门造车和自我满足。集成北京、上海作为世界银行评估样本城市的改革经验,组织对标分析研究,进行复制和推广。学习新加坡、中国香港、新西兰等国际最佳案例,先借鉴再赶超,持续争创国际最先进营商规则。积极与世界银行等机构开展咨询合作与政策研讨,获取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促进指标水平整体跃升。
突出法治化和便利度,超过90%的事项“零跑动”
此外,广州紧紧把握营商环境的本质要求,突出法治化和便利度两个关键。一方面,着眼于建立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及时开展营商环境立法工作,制定《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把市场认可、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和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便利化水平,打造“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接近全部事项“最多跑一次”,超过90%的事项“零跑动”,政务服务指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一。
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逆势增长13.1%
张跃国表示,两年来,广州坚持实施“对标+赶超”战略,在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方面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赢得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2万户,逆势增长13.1%;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广州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张跃国看来,世界银行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类似于全球竞技比赛,广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着全面竞争的激烈态势,可以说不进则退。当前,广州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数字经济有效监管、办事流程衔接优化重构、制度法规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这些也是未来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和挑战所在。”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苏俊杰 陈忧子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王燕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
原文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0/10/21/77c5f0e521e14233b869c788dd4746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