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媒体采访 Home / 新闻中心
9月11日《南方日报》报道我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的媒体文章
2025-09-15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南方日报讯 (记者/魏泓泉)9月10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当今汽车行业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三大类网络乱象,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表示,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而当今汽车行业存在一些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怪圈”,威胁着企业生存生态,动摇了消费者的信任,更会带来价值逻辑的扭曲。《通知》有利于健康的行业生态建设,也倡导、推动企业以长期主义实现发展目标,维护行业共同利益。


据悉,《通知》中提及的非法牟利问题,主要包括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等名义,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保护费”。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制造新型“网络水军”,产出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而恶意诋毁攻击问题包括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


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则包括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


《通知》强调,要通过组织企业自查、畅通举报渠道、深入分析研判,根据有关问题线索,强化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处置力度。组织汽车企业、相关网络平台企业认真开展自查,坚决纠正违规行为。引导汽车企业向网站平台、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企业属地省级网信办举报反映汽车行业网络乱象问题线索。建立快速处置渠道,依法依约关闭并公开曝光一批参与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媒体账号。深挖网络乱象背后的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等代理方团队及购买其服务的汽车企业,依法打击惩治。


同时,要形成合力,持续净化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通知》要求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联动。网络平台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健全相关产品功能;行业协会要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建设;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觉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


《南方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