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生活》集刊首发 为国内首部研究城市生活方式中文学术刊物
全新定义岭南地区的独特生活方式
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广式生活》集刊首发式日前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活动以“‘粤’读广式生活”为主题,邀请集刊主创团队、作者与非遗传承人、读者互动交流,构建广式生活理论与实务融合的交流平台。活动现场同步举行融合了古琴、插花、点心和点茶等岭南非遗项目的沉浸式展览。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集刊顾问张跃国致辞从文化与城市的灵魂所在、根基所系切入,阐释城市发展过程既要关注经济增长,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城市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的生动载体”。他强调,《广式生活》是国内首部以城市生活方式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中文学术集刊,从生活化图景提炼和描述广州城市文化的前世今生,意图立体刻画人、城市、文化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画卷。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将搭建一个综合性展示交流平台,把《广式生活》集刊坚持办下去,办出特色、办得更加精彩,与各界专家、社会大众共同努力推动广州文化繁荣发展、出新出彩。
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在发言谈到,《广式生活》集刊的首发,正是以学术研究回应时代命题、以文化传承助力城市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省馆座落在岭南两千年的文脉上,是岭南地区最大型的文献公藏机构,“文献在哪里,文脉就在哪里”。近年来,省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着力打造“广东首发”这一文化品牌,使其成为连接作者、编者、出版者、读者、媒体、公众的传播平台、交流平台、合作平台与知识服务平台。
“‘广式生活’必将成为赋能文旅发展的重要抓手。”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指出,《广式生活》出版恰逢其时,打造“广式生活”品牌需要实现从学术成果向文化IP转变、从文化记忆向当代实践转变、从本地认同向广泛传播转变。他期待,广式生活与影视产业、餐饮产业、非遗传播、文旅产品等深度融合,比如将饮早茶、逛花市、听粤剧、游珠江、访古迹串联起来推出“广式生活深度体验游”线路,邀请游客体验“广式生活”。
“小切口、大共鸣”
集刊全新定义岭南地区的独特生活方式
“广式生活是以广州为核心的岭南地区的、纵贯2000多年发展积淀而来的城市生活方式。它犹如一幅鲜活画卷,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涌动着现代的激情,也像极了八门出海的奔腾珠江,是创新与包容的碰撞,是激情与温情的共舞……”集刊主编、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柳立子在新书首发仪式上以此作为比喻,给出了她对岭南城市生活方式的定义。
她介绍首刊编辑理念及主要内容,强调主创团队将连续编撰出版《广式生活》集刊,共收录18篇学术文章和30幅城市照片,以文字厚度和图像宽度展现广式生活变迁和魅力,致力于以“小切口、大共鸣”展示岭南地区的人文风貌和精神气质,自出版以来受到广东学术界、实务界高度关注,引发读者广泛共情与共鸣。
现场,广州市社科院代表和广西师大出版社代表,一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以及各区级图书馆代表送赠《广式生活》集刊的馆藏本。
以本次活动为开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同步启动《广式生活》第二辑稿件征集和“广式生活+”主题系列活动,结合文商旅消费、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应用场景,以文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