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媒体采访 Home / 新闻中心
11月22日《广州新闻联播》报道我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的媒体文章
2024-11-25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万千潮商“回家”品尝到儿时味道

 

汕头老字号如何“焕新”出海

 

“就是这个经常想念的味道!”咬一块腐乳饼、品一口工夫茶,86岁的比利时老华侨吃到心心念念的故乡味道,脸上挂起孩子般笑容。

 

本周,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下称“两大盛会”)时隔多年再度举办,汕头小公园文化历史街区等各类老字号门店中,挤满海内外潮人。老字号品牌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焕然一新的包装和口味,让选购者欣喜。

 

汕头是著名侨乡、百年商埠,商贸历史深厚悠久,经济活跃。日前,由南方日报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组建的2024消费品牌湾区价值调研团队走进汕头老字号群体,看侨乡老品牌如何通过走出去焕发出新活力。

 

三四成老字号拥有海外业务

 

百年商埠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据政府不完全统计,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1500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地区占据70%以上,汕头侨资企业将近700家,投资总额累计130亿美元。

 

得益于侨乡的地利、人和优势,汕头老字号走出去的占比较高,据汕头老字号协会估算,大约三至四成本地老字号拥有海外业务,尤其聚焦东南亚一带。

 

“目前,汕头市老字号协会拥有会员单位200多家,覆盖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家具业、药业、工业和食品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上规模企业占据一半以上,食品餐饮企业占比较高。”汕头市老字号协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达濠鱼丸走出国门

 

“2007年品牌曾尝试开拓海外业务,但没形成气候,到2013年我们再次做出口,并且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出口业务占比大概为10%,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及马来西亚等华人聚集地方。”汕头市晶华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郑辉凯介绍,接下来还会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包括北美等区域。

 

传承5代已有百年历史的晶华鱼丸,是汕头家喻户晓的品牌,也是汕头达濠第一批出口至东南亚的鱼丸企业。

 

以晶华为代表的达濠鱼丸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汕头美食名片,“鲜到如同海里浪,弹到可打乒乓球”,说的就是这一美味。据了解,该区目前已有鱼丸标准门店超100家,鱼丸企业40余家,线上电商企业50余家,鱼丸年产量超3000吨,年产值超2亿元。在产业带动下,晶华这样的老字号品牌得到迅速发展,海外业务稳步拓展同时,已全面打开全国市场。

 

郑辉凯介绍,为适应新市场需求,自2022年开始,晶华食品在保留原有手工制作部门的基础上,投资添加了多条自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能。目前晶华食品旗下产品以海鱼、海虾、墨鱼三个系列,共30余个单品为产品矩阵,每小时产能可达1.5吨。“同时针对不同的烹饪方式与烹饪场景,研发了更加适合以年轻人为消费主体的油炸、烧烤、空气炸锅等系列产品。”

 

南方日报调研团队观察到,汕头老字号依托潮汕华侨的天然优势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展现了地方特色品牌与侨胞资源相结合的独特路径。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指出,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潮汕华侨在东南亚拥有广泛的社群基础和商贸网络,为老字号进入海外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渠道和资源支撑;另一方面,这种连接不仅推动了品牌国际化,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还通过文化认同增强了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

 

陈峰还谈到,老字号品牌走出去的背后,反映了中国品牌崛起的趋势和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说明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与文化赋能,已逐步从“物美价廉”向“品质与时尚”转型,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添了新的动力和信心。

 

老字号要走出舒适圈

 

卤味是汕头的另一张美食名片,也是华侨们回家必点的一道菜。

 

近几日两大盛会举办期间,位于汕头小公园文化历史街区一带的亚贵红专营店,总是客满盈门,“销量增长,结账都忙不过来了。”广东贵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树得告诉记者,还遇到老华侨咨询业务合作。

 

作为一家地方特色品牌,亚贵红的销售主要集中到潮汕地区,疫情之前甚至没进驻淘宝天猫平台。“当初没想做那么大业务”,张树得表示,守着母亲传下来的手艺已很满足。

 

但疫情发生,亚贵红原有的酒楼、餐厅和娱乐场所业务全部归零,这让他意识到一定要走出去。2021年,张树得一边跟随政府全国各地跑展会,一边着手建立起第一家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并于去年陆续建立电商团队、直播团队,品牌开始走出潮汕地区,“最远的内蒙、新疆都能吃到我们的产品,鸡翅、鸡爪、鸭爪、鸭肠、猪脚等,还有盐焗系列、酱香系列、脱骨系列、麻辣系列都很受欢迎。”

 

张树得告诉记者,亚贵红除了国内市场,未来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希望通过国内分店、合作伙伴和线上线下渠道,让更多地区的人能够品尝到亚贵红的美味。”此外,亚贵红还不断引入新科技,提升生产工艺;利用大数据,了解消费者喜好,优化产品策略;并深入挖掘潮汕美食文化,通过活动、展览等形式,传承、弘扬美食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

 

“目前,随着全国业务拓展,业绩稳步增长,今年20%增长,新工厂建成,预计明年实现50%的业绩增长。”张树得表示,真后悔走出去走晚了。

 

调研团队发现,像亚贵红这样较晚走出本地市场的不占少数,对老字号来说,走出舒适圈并不容易。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老字号企业主要耕耘于本地市场,78.1%的中华老字号主要市场在本省(市)。

 

华南理工大学专家指出,餐饮食品类老字号的口味极具地方特色,因而在本地容易销售,但如果要做规模、做效益,肯定要走出去才行。另一方面,在一些经营者已形成惯性思维,对他们来说,要走出舒适圈也不容易。

 

对于老字号走出去的问题,陈峰也表示,老字号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本地人的乡土情怀,也是外地人体验地方文化、生活方式和选购特色手信的优先选择。推动老字号“走出去”,无论是走向全国还是迈向国际市场,意义深远。一方面,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突破原有的市场局限,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走出去”不仅是老字号扩大市场空间的战略选择,更是其传承与创新的有力实践。这一过程能够有效传播独特的文化、工艺和品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规模,为老字号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