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科院:有必要创新性挖掘富有广州特色的党史遗迹
南都讯 实习记者梁思华 记者冯芸清 今年4月,《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提出到2025年“十四五”期末,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全面建成。《规划》还指出,应当强化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宣传功能。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鹏认为,当前现有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形式)较为丰富,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深入推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鹏
6月25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征文研讨会召开。会上,许鹏指出,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参与面广、持续时间长、要求严而高、参与对象千差万别等特点,因此,提倡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从自身特点出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很有必要。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柏莉表示,作为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拥有“党史上多个第一”等独特的党史资源。广州有必要将富有广州特色的党史遗迹进行创新性挖掘,组织开展好重大纪念活动,探索党史资源向宣传教育转化的新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柏莉
黄柏莉建议,深挖盘活广州党史资源,激发红色文化新活力;创新党史宣传渠道,建议利用融媒体平台生动宣讲广州红色故事,策划花城红色诗词大会;探索深化交流合作,增强大湾区红色文化引领力,建议以越秀区为主的红色文化示范区向粤港澳地区进行衍生和对接,策划推出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培训、演艺、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策划粤港澳青年红色文化交流活动。
黄柏莉还建议,加强党史研究阐释,释放红色文化感召力。比如编撰《100年100个故事,中国共产党的广州故事》口袋丛书、办好新时代文化讲堂等等。
许鹏则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当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正创新组织开展研究式党史学习教育,主要包括主题征文、专项研究、舆论引导、理论宣讲和数据库建设等五种方式。他表示,开展研究式党史学习教育应从各单位性质特点和工作实际出发,注重落实贯彻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精神和总体要求,尤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据了解,自今年1月18日起,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征文活动,截稿时止,共收到征文44篇,约32万字。
编辑: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