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化,智库力量要先到位
如今,全球范围内,智库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离不开新型城市智库贡献的智慧和力量。
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凝聚智慧,12月23日上午,以“面向现代化 开启新征程”为主题的广州社科院2020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广州召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
重大课题研究是广州社科院创设并实施的一种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机制,开创了全国社科院系统的先河。自2016年设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五个年头。
此次,广州社科院共计开展了14项重大课题研究,涉及广州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有营商环境、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课题研究,并同步开展系列学术研究活动,取得了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现代化的城市是多个面向的,需要进行多维度的考察和提升。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强提到,全球城市具有两大基本功能——联结与控制,具有全球网络联系功能的“网络城市”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需求,下一步,广州需要提升城市的全球联系度与辐射能级,要加强与港澳更高层次合作,着力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能级,从而构建创优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
就此,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提出了多项针对性的建议,包括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增强战略枢纽能级和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发挥核心引擎引领作用等,目的都在于进一步提升广州全球联系的质量。
面向“十四五”,广州在文化强市的建设上还应该有的放矢。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曾德雄指出,广州在推进文化价值观建设之余,还应该坚持开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一是通过整体保护规划,推动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复兴;二是通过完善历史文化片区规划编制,分类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历史文化片区的再生能力。而在这方面广州已经在全国作出了一定的标杆作用,更需要提升的则是提升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益,让更多市民能享受到免费、高质的文化服务。
广州沙面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带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数字中国成为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在城市治理上,数字化同样重要。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陈杰表示,总体来看,广州政府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程度非常高,工作人员数字化素养也较高,跨部门领导协同机制初步建立。此外,广州数字化公共服务在硬件、软件设施、服务成熟度等总体评价处于良好水平。
成绩与挑战并存,在信息安全和数据共享的机制上,还有众多值得优化的方向,譬如广州在针对企业和个人服务事项、流程集成性等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对于数字化素养较为有限的公众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其使用数字化服务的有效性。
人类社会正走进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成为世界经济走出复苏、迈向未来的关键。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覃剑提到,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州是全国首批5G建设试点城市,5G基站建设速度走在全国前列。在占领先机的前提下,构建数字产业链是抢占未来新经济形态最有力的举措,因此接下来,广州要不断以数字新基建为引领,壮大数字经济生态系统集聚力、带动力。
广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名城,水陆交通便利,物资流通发达,人员交往频繁。历史研究所所长王美怡提及,他们以近代广州城市交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道路建设、交通形态创新、交通管理建章立制和交通服务功能延伸的梳理,展现出一幅广州城市交通演化景象,以及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中西兼具的交通管理理念。这对于当今广州市的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城乡融合的命题,一直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经济研究所所长郭艳华指出,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实现从重城市向城乡并重转变,把城市与农村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同样的工作力度,同样的支持政策对待城市与农村,实现城市与农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此次14项重大课题研究,涵盖了广州社会的多个方面,提出了众多具有前瞻性的举措,体现了广州社科院的担当与责任感。除了重大课题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每年专门拨出专款资助青年课题,今年参评的青年课题主题涉及广州老年人医养政策、“支部建在抗疫线上”的新时代价值、广州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提升策略、汽车产业发展、产业供应链等热点话题,均结合当下紧扣实际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广州社科院所提供的智力支持作用,帮助广州构建城市形象、开拓发展空间,在社科院专业智库资源的助力下,广州的营商环境和综合竞争力,将会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