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媒体采访 Home / 新闻中心
8月27日《广州日报》客户端报道我院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神专题研讨会
2020-08-28  来源:广州日报

理论研讨 | 广州市社科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神专题研讨会

8月27日,广州市社科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神专题研讨会。会上,多位专家学者结合广州实践,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
在深化理论武装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

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主持会议,并作“在深化理论武装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宣讲报告。他提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好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站在培根铸魂的政治高度,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深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一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二要做到融会贯通。三要坚持知行合一。

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组织上才能统一。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和独特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培根铸魂,增强理论武装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

结合广州社会科学院具体工作,他提出要“反观内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社科院是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配得上所处的地位、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承担起灵魂创作的神圣使命,自己必须首先具备“灵魂”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说,要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打开众妙之门的“心法”是体认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和至善品格。一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要坚持用心创造精品力作。四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对于新型智库建设,他提出要“守正创新,坚定推动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理论热情,体现到推进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上。一要抓住根本,主动提供全方位决策服务。二要优化体系,塑造“实体+平台”组织结构。三要连通内外,构建“枢纽+网络”运作模型。四要拓展功能,培植舆论“磁场”。

广州市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再高:
推动广州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区

广州市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再高提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总纲”,抓住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创新驱动这三个关键,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进我国经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行稳致远。

他强调,“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就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同有效为我国产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他提出,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应对历史大变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广州应推进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具体而言,他提出三大建议,一是高水平建设国际消费枢纽,二是高水平建设国际投资枢纽,三是高水平建设国际创新枢纽。

广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艳华:
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广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艳华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新起点和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广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科学研判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城乡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是激发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推力,也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出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仍然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重在形成新型城乡关系,产业融合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质量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条主线,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将逐步推进。

广州市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伍庆:

以人文交流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广州市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伍庆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进入新阶段,要以人文交流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他提出,要健全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涉外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友城合作机制,提升科研合作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合作机制;要调动多元主体行动合力,重视少年交往合力,激活华人华侨纽带作用,促进外国友人积极参与;要积极拓展对外友好网络布局,发挥领馆桥梁角色,强化中外媒体合作,激活智库“外脑”功能;要推动民心相通平台升级,用好国际组织平台,打造文化交流平台;要擦亮各领域交流品牌,丰富文化交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品牌,突出各级教育合作品牌,树立旅游互联互通品牌,以此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之路行稳致远。

政治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占卿:
深刻领会“两个大局”理论,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

政治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占卿认为,“两个大局”理论对我们跳出“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坚定两个循环协调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整体和发展的高度认识中美冲突和中国未来发展思路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进国内大循环畅通,是中国实现健康平稳发展,打通国际循环的前提。他认为,广州在实践两个大局发展理念,推动双循环健康高效运行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作为空间。一是加强国家中心城市服务机制建设,优化国际物流和商贸往来便利度,提升联结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的服务能力。二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商贸合作路径建设,积极探索“广交会”的新功能,丰富与全球商贸联系的通道,加强粮食等重要战略物资出口和工业产品出口的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资源全球流通的主通道。三是积极拓展国际物流和商贸中心的延伸功能,完善资本和技术人才的集聚机制建设,打造国内大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现代服务业集群。

现代市场研究所副研究员赖长强:

探索新时代“一国两制”下粤澳合作新模式、新支点、新典范

现代市场研究所副研究员赖长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为“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项目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为探索新时代“一国两制”下粤澳合作新模式、新支点、新典范提供支撑。南沙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的基础厚实,中葡、粤澳合作的空间广阔。加快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一要遵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开放”的合作原则,围绕“双拓展服务区、双合作示范平台”的战略定位;二要探索“双城驱动、五链融合、一园多区”的建设模式,探索“借鉴澳门标准、引入专业化运营商”的管理模式;三要构建“多层次广泛参与、多领域深度对接”的联动机制,着力打造中(粤)葡合作深度对接的新端口。

科研处贺欢:
以党建为引领,防范化解广州社区重大突发公共风险

科研处贺欢提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揭开了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型危机,也暴露了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风险的弱点和不足。广州在以党建引领防范化解社区重大突发公共风险中取得良好成效,但在人员保障、应急能力和应急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推进基层减负落实,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探索社区共治机制,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报到要求,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在应急能力方面,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应急预案细则,细化组织体系、运营机制、应急保障、监测管理等方面规定;在社区选人用人时匹配具有应急管理能力的党员干部。针对社区应急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应急意识相对淡薄的问题,她建议社区加强应急文化教育,培育安全风险与应急准备意识,完善应急管理组织、预案、宣教、培训和演练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促进应急工作规范化。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敏
通讯员 穗社科宣
联系我们:lilunbu@gz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361004?site4&columnID=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