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 广州药企显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医疗行业各领域迎来发展新机遇
广州金域医学核酸检测实验室。金域医学供图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生物医药企业反应迅速,主动投身抗疫一线,如金域医学、达安基因、万孚生物等,发挥各自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在取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广州药企也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一季度,达安基因、香雪制药、阳普医疗、大参林、万孚生物、冠昊生物及金域医学等广州药企,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分别为133.16%、161.1%、143%、52.28%、34.82%、17.4%及13.1%。在分析人士看来,作为广州最有培育基础和条件、最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只要抓住新发展契机,广州药企一定能够获得巨大的发展。
广州药企疫情期间显神威
试剂盒、核酸检测、防护服、口罩、呼吸机……疫情期间,生物医药行业发挥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其中,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病人筛查的重要步骤之一,为临床提供了实验室指标和准确诊断信息依据。各地的病毒检测能力成为补足医疗短板的重要一环。
记者了解到,金域医学临床基因组中心分子遗传检测专家陈白雪自今年2月1日开始参加检测工作以来,曾在不同的操作环节上都实践过,一进实验室就待七八个小时。早上八点半进入实验室,下午三四点离开实验室,陈白雪所在的组一天能做近2000个标本的核酸检测。戴帽子、口罩、护目镜、两双手套,穿防护服……每次进实验室,她都要做好严密防护,将防护装备一层层按照规范套在自己的身上,检查没有问题后才能够进入实验室。“我们其实是站在医生背后医检人,不与患者直接接触,但我们同样要穿着高级别的防护服,在负压的实验室里面开展工作。”陈白雪早前说,不少同事为节省防护服,尽快出检测结果,为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争取时间,常常是不吃不喝工作七八个小时。
作为广东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绝对主力,广州金域从大年初一就开始接受标本,从一开始的每天2000例检测量,到后来单日检测产能近3万例,日检测产能提升了15倍。
截至6月上旬,金域医学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获授权,陆续开展筛查,为复工、复学及入境等相关人员检测核酸和抗体。投入相关专业人员近1900人,累计检测人员超800万例。
“一直以来,第三方医检在日常补齐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测能力短板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考虑,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迅速形成检测能力,让老百姓不出远门,即可享受高质量的检测服务。”金域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表示,作为社会化力量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机制灵活、服务创新和责任担当,在关键时刻能成为与现有医疗体系的有益补充。
据了解,目前广州形成了以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为主导,以再生医学、精准医疗、体外诊断等优势产业为辅的产业集群。疫情发生以来,国产试剂盒也在第一时间纷纷投入市场。比如达安基因、万孚生物就研发出了针对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在“抗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疫情情况不断调整我们的产能,公司检测试剂的日产能从10万人份提高到20万人份,目前已经达到30至50万人份,根据市场需求产能可以达到100万人份/日以上。”达安基因早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这样表示。
生物医药企业实现“逆势”增长
生物医药企业不仅助力抗疫,同时也实现了逆势增长。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州上市公司中盈利且同比增长的企业有39家,其中医药生物企业有7家,包括达安基因、香雪制药、阳普医疗、大参林、万孚生物、冠昊生物及金域医学,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8077万元、1097万元、2.80亿元、9785万元、1155万元及4791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3.16%、161.1%、143%、52.28%、34.82%、17.4%及13.1%。
其中,达安基因更预计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03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将达到400%至643.64%。这也将是达安基因上市16年来取得的最好业绩。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达安基因的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8644.78万元、1.02亿元、9218.18万元,4年合计3.88亿元。据此计算,达安基因之前4年合计实现的净利润,仅相当于今年上半年预计业绩的中位数。
对于业绩增长迅猛的原因,达安基因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万孚生物也在公告中称,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公司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紧急研发检测试剂,优先保证国内抗击疫情的需要。随着海外疫情的全面爆发,公司的海外订单需求旺盛,截至一季度末,万孚生物已实现预收款项4.14 亿元,为公司带来充裕现金流。新冠抗体产品已经覆盖到韩国、德国、意大利、巴西、委内瑞拉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海内外订单的延续,估计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长依然可观。
此外,拥有全国最大药用口服液生产基地的香雪制药业绩则持续向好。最新季报显示,香雪制药预计2020年上半年盈利1.34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140%-170%。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最有培育基础和条件、最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披露,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2022年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800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广州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现有37家,总市值超过2600亿元。在产业发展方面,现有生物医药企业3700多家,包括175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11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这些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也为此次抗疫打下坚实基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世英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战略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普遍看好该行业发展。正因为普遍看好该行业发展,已经处于该行业的企业在铆足劲加快发展,同时新进入者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加剧不可避免。
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020年伊始,广州印发了新修订的《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根据新规,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项目累计可获得近1.5亿元支持,对新药、中药经典名方、创新和优先审批医疗器械等产业化项目最高补助5000万元……新政策不仅通过真金白银彰显了广州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的决心,也将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医、融紧密合作。
目前,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态势明显,形成以广州科学城、中新知识城、国际生物岛“两城一岛”为核心,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国际医药港等特色园区协调发展的“三中心多区域”格局,成为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行家点评
生物医疗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广州市医疗行业协会秘书长 许秋霞
生物医药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快速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州作为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基地,在国内医药产业的科研、生产、销售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广东省在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生物医药行业放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而广州市在其“IAB”计划当中,也是把生物医药行业作为创新发展的战略行业,规划到2020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疫情防控常态下,医疗行业的生物制药、卫生防护、医疗保健、医疗器械、5G+大数据+医疗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健康中国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无论是从国家不断出台的相关利好政策来看,还是从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大国的现状来看,还是从人们不断增长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人们对健康生活不断追求的趋势来看,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宏大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向好。
原文链接: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20-08/12/content_82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