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媒体采访 Home / 新闻中心
12月26日《人民日报社海外网》报道我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
2020-01-13  来源:人民日报社海外网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之后,我院充分发挥作为理论单位和城市智库的优势迅即行动起来,在全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院党组会议、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和院属各部门、各党支部都多次举行了系列学习研讨会议。院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先后参加了省、市组织的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班及报告会。院领导张跃国、尹涛作为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多次到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宣讲。我院专家学者在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中发言,多家全国或省内报刊、电视台等发表、播报了我院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和专题访谈。我院举行的由张跃国书记主讲的《关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报告》和赵竹茵副研究员撰写的《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别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推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种媒体刊发的有关我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相关报道已近40条。2019年11月8日,科研处和中特中心向全院发出征文通知,截止12月25日共收到34篇来稿,内容涉及到党的领导、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智库建设的制度体制等方面,经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评审评价录用34篇,近25万字,汇编成册供本次研讨会交流研讨。召开本次研讨会就是要发挥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阵地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的功能,深入推动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州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以下是本次研讨会我院领导、专家学者代表的发言,以及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的宣讲报告和总结讲话的主要内容。


广州市社科院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鹏在主持研讨会时,首先介绍了我院作为理论单位和城市智库,在全院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会议、解读宣讲、专家访谈和发表理论文章等多种形式的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的情况。我院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走向深入,进而推动我院高质量新型城市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作了《全面提升新型城市智库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宣讲报告。他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同时,相对于智库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智库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亟待创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系统集成、构建体系,全面提升新型智库治理能力和水平。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再高作了《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的发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涛作了《以更加定型更加成熟的制度推动广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他认为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修订版)》、“民营经济20条”“民营经济20条”(修订版)等一系列促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极大激发了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动力,发展势头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为广州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广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制度的不定型、不成熟这一根源性问题的反映。因此,广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必然需要更加定型更加成熟的民营经济制度作为支撑。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政治法律研究所赵竹茵博士作了《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言。她认为从我国现代国家建设历史进程视角看,“一国两制”具有国家统一、国家治理和法律法规三个层面内涵,当前进入国家治理的制度建设阶段。


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覃剑作了《提升广州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的发言。他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推动城市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显得越来越迫切。城市发展转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工程,需要从城市要素、产业、功能、空间和制度等五大维度协调协同推进。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从要素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就是要通过建立与生产需求和生产能力相适应的要素供给体系,促进要素规模的增长和要素结构的优化,推动要素质量和要素效率的提升,增强城市要素供给的有效性。从产业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就是通过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增量培育,形成更加高级的产业结构、更加高端的产业要素、更加开放的产业关联、更有活力的产业组织、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更加良好的产业环境。从功能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就是通过不断强化城市的创新、服务、文化、交往、配置、决策等功能,形成综合型功能领先城市或特色型功能领先城市。从空间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就是要以网络城市建设为追求目标调整优化城市内部空间、以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为追求目标拓展城市区域空间、以全球枢纽城市建设作为追求目标链接城市全球空间。从制度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就是通过完善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会降低城市生产生活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成本,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姚宜作了《强化交往推进智库国际化,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言。她认为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党和国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为智库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智库要在建言咨政、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等传统职能之外,强化对外交往功能,加快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化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要求,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她认为,智库交往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新内容。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多次指出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国事活动中也多次强调要加强“智库交往”。开展智库交往、提升智库国际化水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智库交往是增强智库能力建设的新动力。通过智库对外人际往来互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信息对外传播、参与全球治理和提供人才储备等多种途径,智库交往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国际化动力来源。智库交往是对外交往的新亮点。智库交往是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对外交往提供决策支持,是对外交往的“思想工厂”、交往议程的“设定者”、交往活动的“实验室”,同时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传播渠道,通过有效沟通和精准传播,塑造和正面引导国际舆论,促进民心相通。


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付舒博士后作了《党建引领“四力合一”的市域社会治理经验与启示 》的发言。她认为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在面对社会群体结构分化明显,社会流动变化迅速,社会公共事务处理复杂的背景下,正逐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的市域社会治理发展创新之路,其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行政体制改革和功能优化中突出党的领导力。二是在横纵联合的党组织体系再造中凸显党的组织力。三是在多元主体共治中体现党的强大凝聚力。一方面依靠对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遵循,始终将广大共产党员、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紧密地团结在自身周围;另一方面,将党的外聚力和内聚力不断显性化,以撬动丰富社会资源并挖掘组织内部资源。四是在社会矛盾预测预警的常态化干预机制中强调党的执行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欧明华作了《党的领导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作用》的发言。他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基本内涵包含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针对国家而言,能力现代化主要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供稿)


责编:张靖雯


原文链接:https://m.haiwainet.cn/middle/455828/2019/1226/content_3168942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