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开展院重大课题研究和《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3)编撰工作,2023年2月21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郭艳华所长带领课题组,与市有关涉农部门一起前往广州黄埔与增城开展新乡村示范带专题调研。上午,课题组参观了黄埔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实地考察了现代农业产业园、火车餐吧、红色基因馆、惠农中心、植物工厂和研学基地等新乡村示范带重要节点,听取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基本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下午,课题组到增城区参观时光穗稻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实地考察了小楼镇邓山村、增城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七彩澳游世界等重要节点,深入了解时光穗稻精品新乡村示范带总体规划建设情况、生态农牧精品十公里和美丽田园精品十公里建设运营情况,参观了丝苗米文化展览馆,以及丝苗米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及和美乡村建设情况。
课题组了解到黄埔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域,串联迳下村、何棠下村、埔心村、洋田村,沿线长度约10公里,依托优良山水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和现代产业发展等资源优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科技+农文旅”的特色产业,营造研学和都市农业及其持续性发展为基点,建构以生态为核心的自然、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实现以产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课题组还了解到增城时光穗稻精品新乡村示范带沿线串联朱村街、小楼镇等2个街镇共13条行政村、1个圩镇,总长度约43公里,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好、农业资源优的优势,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核心区为契机,打造集生态、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示范带。
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以及与市、区相关涉农部门负责同志交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广州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建设亮点及后续的推进和建设计划。对于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促农民增收,通过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体会,为相关专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调研基础。
(供稿:农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