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调研活动 Home / 新闻中心
广州市社科院在第21次全国皮书年会上喜获多项大奖
2020-09-28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市社科院在第21次全国皮书年会上喜获多项大奖


在9月25日开幕的第21次全国皮书年会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喜获3项大奖,其中《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张跃国、尹涛主编,黄玉执行主编,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承编)、《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9)》(许鹏主编,张赛飞执行主编,软科学研究所承编)分别获得第十一届优秀皮书奖一、二等奖,数量经济研究所欧江波、唐碧海等撰写的“2018年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获第十一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许鹏同志带队参加了为期3天的第21次全国皮书年会,院科研处和各皮书研创团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场景下的皮书研创、出版和传播”,分开幕式、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闭幕式等不同环节。



许鹏同志在主题演讲环节,作了题为“以蓝皮书为抓手,推进新型城市智库建设”的精彩演讲。他介绍了我院蓝皮书研创工作情况,以详实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我院皮书研创工作的发展进步。他表示,在院党组的重视和指导下,我院蓝皮书研创水平持续上升,一年一个新台阶。今年在400多部皮书的综合排名中,我院8本皮书有6本进入全国前20%;在分类排名中,我院有3本皮书分别独揽“地方发展-经济类”皮书、“地方发展-社会类”皮书、“地方发展-文化类”皮书的第1名,有4本进入“地方发展-经济类”皮书前5名。




许鹏同志指出,我院蓝皮书工作的突出成效离不开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研创团队的辛勤付出。在具体的研创实践中,我院多措并举,精心打磨蓝皮书品质:一是优选研创主题。在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指导和支持下,近年我院为适应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蓝皮书的研创主题,完善了蓝皮书的研创框架。二是改进研创方法。借鉴先进的皮书研创方法,提高编撰规范性;积极开展自主调研,采集一手数据;更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和数理分析模型。三是深化研创内容。抓住研创主题范围的热点、重点、难点,精心构建主报告的内容体系,提高分析的深度、观点的新度、对策的准度。四是搭建合作网络。通过约(征)稿、课题合作、组织研讨会、书稿评审等方式,汇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等方面智力资源。五是做实宣传推介。召开单本成果发布会或专题研讨会;借助多媒体多途径的机动灵活宣传;借助政府平台的综合性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蓝皮书报告成果。六是强化流程管理。建立健全蓝皮书工作专项管理制度和实施规范,由科研处加强对蓝皮书工作的动态管理,从研究动员、进度管理、书稿评审、成果出版、宣传推介等不同环节强化对蓝皮书工作的质量管控。



许鹏同志认为,我院蓝皮书与新型城市智库建设互相促进,已形成良性循环。首先,近年来,我院学习借鉴国内外智库的发展经验,从地方社科院的实际出发,将自身定位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在总体建设思路上坚持实行“三重大一舆论”(重大课题+重大平台+重大活动+舆论引导)的工作布局;结合智库总体工作布局,我院蓝皮书也有清晰的定位:是院重大平台建设的重要学术成果平台,也是推进“重大活动+舆论引导”工作布局的实体内容之一。其次,新型城市智库科研体系支撑蓝皮书事业发展。以重大课题为主体的科研体系,成为蓝皮书成果的重要来源。实际上,蓝皮书研创工作是我院智库建设实现战略转型、整体跃升的缩影。再次,我院积极推动蓝皮书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决策服务功能。2019年,我院各蓝皮书研创团队将部分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咨询报告,并通过研究专报、《领导参阅》等渠道上报省市领导,获批示率达50%。多位省市领导以及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相关部门主动要求调阅我们编撰的蓝皮书。可以说,广州蓝皮书的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已成为我院新型城市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本次年会闭幕式上,依照惯例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我院作为下一年第二十二次全国皮书年会(2021)的承办方,受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同志的委托,由许鹏同志接过了承办年会的会旗,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表态发言。


                                  (供稿: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