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名宏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经济学研究员
原标题:专家热议"十四五"时期东莞制造业发展机遇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强化先进制造"底盘"支撑 东莞日报 综合新闻 |2021-03-22
日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要求"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凸显了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战略地位。
东莞的立市之本和核心竞争力便是制造业。对于东莞来说,新规划新目标的提出对其制造业的格局和走势将产生什么影响?东莞产业链供应链将如何补短板强弱项?如何夯基础、促创新、激活力,推动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经济学研究员朱名宏应东莞日报2021年3月22日"三人行"栏目邀请,参与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 朱名宏:东莞制造加快升级,练好"基本功"尤为重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应始终摆在关键位置。东莞需要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作为先进制造的"底盘"支撑。
新规划新目标 制造业迎来新机遇
记者: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东莞哪些领域和产业将获得新发展机遇?东莞制造业将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朱名宏:东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不可多得的空间优势,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导下,未来的东莞将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东莞的优势在于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强、特色产业集群明显、技能人才队伍庞大、高新技术企业加速集聚、科创平台加速聚集。未来,东莞要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强与香港、深圳、广州的合作对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批科技型产业载体。
补短板强优势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对于东莞传统产业来说,有哪些短板需补齐?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基础工艺的新突破,将孕育哪些新机遇?数字工厂、云上生态、智慧供应链,新模式将催生怎样的新产业?
朱名宏:对于东莞来说,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未来发展的新优势。分析好东莞的优势长板,对优势集群做强,找准突出短板补齐,对弱项进一步增强。东莞的传统制造业是强项,在发展新型产业链的同时,要提升传统产业链,保持产业链的完整。东莞传统制造业量大面广,却缺乏具有代表性、具有明显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或者产业集群,应当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培育强企。东莞的弱项在我看来是缺乏创新产业,东莞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企业积极性,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完备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
促创新激活力 练好企业"基本功"
记者:未来,东莞应该如何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聚焦创新激发企业活力,继续保持制造业优势地位?
朱名宏:东莞制造加快升级,练好"基本功"尤为重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应始终摆在关键位置。东莞需要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作为先进制造的"底盘"支撑。基础领域做好了,才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才能提升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东莞应该在重点领域布局创新中心,优化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落地东莞。
在创新方面,东莞要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等,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充分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激发企业活力方面,东莞应当注意到中小企业蕴藏的无限潜力。对中小企业降低税费、降低融资成本,做好服务保障,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支持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原文连接:http://epaper.timedg.com/html/2021-03/22/content_1644337.htm?div=-1
(摘自:东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