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郭艳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专家观点 Home / 智库成果
郭艳华:城乡融合的时代要求与发展趋势
2020-10-13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城乡融合的时代要求与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人文岭南 2020-09-30  

■郭艳华


深刻认识和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研判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对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激发经济增长潜力


城乡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城乡融合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和推动城乡融合,让工业和城市的资源和要素下沉到农村,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才能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而城乡融合也旨在矫正以往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发展弊端。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让城市和农村“联姻”,互相赋能和互相加持,促进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趋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有效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与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要深化农村改革,着力破除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特别要打通技术、资本、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瓶颈制约,补齐农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


城乡融合发展是激发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推力。目前,我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但发展潜力和后劲也同样在农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资源要素与城市大市场对接,能够释放出城市发展的红利,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不少实际困难,乡村产业相对薄弱,城乡之间的产业发展差距较大。未来,农业农村经济要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基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2019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意味着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力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弊端。如果单靠农业自身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则难度较大,必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走城市带动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的发展道路。只有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才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农业农村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城乡融合发展重在形成新型城乡关系。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反映了城乡关系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化。要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和赋予农村更多内涵和价值,不仅从农业发展本身,更要突出农村对城市发展要素、资源、生态的支撑作用,从自然环境、生态宜居、乡愁文化等方面提升农村价值,推动农村与城市互动发展。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把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放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视角下统筹考虑,不能以城市与农村相割裂的视角研究农村问题,要通过制度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市化仍然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支撑。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劲支撑。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人口规模会适度增长,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不仅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需求更为迫切,而且城市发展各种要素,如现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对农业农村都有渗透和拓展。此外,越高质量的城市化,辐射带动能力越强,城市化发展释放的红利将延伸和辐射到广大农村,进而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逐步推进实践探索


提质增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条主线。高质量发展是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指向。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必须走高质量农业发展道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空间有限,在有限的空间和土地资源内,必须使土地发挥最大效益,让土地产出最大化。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升,人们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从客观上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进而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


产业融合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发展要求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支援农业,高质量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单凭农业自身循环发展很难实现跨越,必须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引导城市产业、消费、要素向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将资源型产品开发、农业初级产品加工等布局到农村,降低生产成本,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围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优化,推动“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电商”“农业+康养”“农业+科普”等产业融合,让农业在为这些产业发展赋能的同时,促进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将逐步推进。2019年12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提出,试验区将聚焦包括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11个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该方案的实施将深入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