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江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所长
原标题:广佛联手启动消费扩容提质"双引擎" 南方日报(全国版) GC01 | 广州观察 2020-08-11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各地的"烟火气"又旺了起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一极,广州和佛山"地相接、人相亲、文相同",在经济、交通、商贸、物流等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化,为加强经济互助、促进消费互动、发挥优势互补打下了扎实基础。
从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到2009年两市签订标志广佛同城化正式启动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广佛同城已迈入第二个十年的建设步伐。如今两座城市在消费市场展开联动,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所长何江看来,首先具备了地理空间上的优势。"与工业类产业不同,消费领域的辐射力并不强。比如百货商店、零售超市等市场主体,它的辐射力是有限的。而广州和佛山在地域上本就相邻,这为两座城市的联动促消费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若将两座城市的消费市场体量相叠加,其规模不可小觑。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两地如何"搅动活水"?
"从消费结构上看,广州与佛山存在互补性。"何江认为,广州与佛山的联动促消费,可以将目光聚焦于两座城市消费市场的差异化发展。"佛山的制造业发达,家具、电器等消费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广州有天河路商圈、环市东商圈等载体,汇集了众多国际知名的品牌。这些特色对于两地消费者来说都极具吸引力。"何江表示。
大都市区意味着城市间需要更深层面的相互融合,消费市场也不例外。
"今年以来,广州、佛山都各自发布了系列促消费的政策。此次双城联动举办购物嘉年华活动,是广佛同城化在消费领域的良好开端。"何江提出,打破地域壁垒,为消费市场的提质扩容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或将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广佛两地消费市场的一体化,我认为两地之间可以从顶层设计出发,联手细化消费类政策。"他以"消费券"为例,"疫情以来,广佛两地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上采取了派发消费券的方法刺激消费。在未来,消费券的使用范围能否扩大到广佛两地?参与商家的覆盖面能否更广?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何江还提到,广佛两地每年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购物节,"在这些促消费活动中设立广州专场、佛山专场,让广佛两地间的商家交流常态化,从商家扩大消费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原文连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0-08/11/content_7898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