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莲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原标题:棱镜广州 每一面都有不同光彩 南方日报(全国版) GC02 | 广州观察·视点 2020-07-21
近几年,在广州飞速城市发展进程下,引发话题讨论的项目不在少数。在新旧交替、城市更新的碰撞中,如何让新城区留下记忆、让老社区拥抱更多可能,是广州探索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一道"必答题"。
"地标式怀旧项目有集聚效应,让大家意识到城市发展中不能撕裂了对传统文化的记忆。留住乡愁,需要绣花式的用心,这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看来,商业模式的长期效应值得商榷。而在广州,如何让乡愁活化成城市发展的资源和后劲,成为城市发展中值得思考的新命题。
"广州像棱镜一样,每转动一面,又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梁凤莲说。
无论是在新城中"重温旧梦",还是在老城中"再造想象",都是在新与旧的交融碰撞中,让城市持续散发魅力。
"城市发展的创新和传统的传承,在广州是不矛盾的。传统和现代并存,恰恰是广州城市品格的象征。"梁凤莲认为,广州的城市精神就在于淡定、从容、一马当先,"既有柔和放松的一面,也有不甘人后勇立潮头的一面,就像我们的传统和现代,都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创新中留住城市记忆,或许正是广州城市发展的底色。
"广州是千年商都,没有文化的商业,不可能深入人心,没有相应的文化,商业会失去激活的动力,这是相辅相成的。"梁凤莲认为,千年的商业发展形成了广州独特的城市气质,连着市井文化中生机勃勃的烟火气,既有着商业文化的肌理,也有着奋斗不息的创新精神。
"传统和现代并存带来动力,广州是一座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的城市。多元并存,融汇创新,但是又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梁凤莲说,如果要形象地形容广州文化的融合蝶变力,它就像煲一锅老汤,所有的南来北往的材料都扔进锅里,但是出来的就是"广式靓汤",这就是只有广州才有的味道。
"CBD商业项目中入驻老街老字号,唤起所有的新老广州人对广州传统文化的怀旧式聚焦。而视线放远,根植老城区中真正原汁原味的还有很多。当现象热度退却,如何对待老城改造,让有着‘根与魂’的城市记忆融入现代生活,让所有人产生共识和认同?在超大城市发展中,需要城市发展理念的正确导引,让传统和现代并存间平衡。"梁凤莲说。
(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