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持续发力广州抢占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
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抓好九方面重点任务,其中,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型储能等新赛道持续发力,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这家企业2022年落地南沙,是广汽集团孵化的首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也是全球首家量产十分钟以内极快充电池的企业。在广州政策扶持下,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年产5GWh新型储能电池的产能,动力电池产品涵盖纯电/插电乘用车、重卡等场景。去年,企业还研发了全球首款eVTOL航空器超快/极快充电池方案,推动eVTOL进入极充时代。
记者刁家俊:“普通的飞行器电池,充电一次需要60分钟,而企业研发的这款超快/极快充电池,从30%充电到80%,只需要5到10分钟,并且它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2000次,适应低空航空器短距飞行、频繁起降的特点。”
巨湾技研战略管理总监安继良:“作为高科技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超快充电池技术领域以及前沿固态电池领域,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广州具有较大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赛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重大项目加速布局和建设。截至去年8月,全市有超过130家规上企业开展新型储能业务,基本覆盖产业链相关环节。去年11月印发实施的《广州市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首批建设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等3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并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达600亿元以上,到2035年形成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所研究员秦瑞英:“将有利于吸引大湾区的新型储能上中下游企业汇聚广州,快速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水平,进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也为新型储能产业拓展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