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穗社科宣)8月4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经济蓝皮书》)。据《经济蓝皮书》透露,中国低空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广州拥有相对完备的通用航空产业链,是国内重要的无人机生产基地。有数据显示,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已注册无人机整机生产制造及关联企业300多家,无人机生产设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经济总体平稳
《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5)》是“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由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反映广州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包括七个部分,分别为总报告、经济运行篇、综合战略篇、工业经济篇、服务经济篇、新技术新产业篇和产业园区篇,共收录研究报告22篇。
《经济蓝皮书》指出,2024年广州坚持稳中求进,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3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4.47亿元、7839.45亿元、22858.58亿元。
据了解,2024年广州经济转型升级有所加快,新动能蓄势聚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液晶显示屏等新产品加快产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59.51亿元,增长10.2%,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2.0%、23.7%、68.9%,液晶显示屏实现2.3倍的增长。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民营经济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主体。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2家,占全省总数超七成,成为全国唯一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创平台的城市。
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经济蓝皮书》指出,2024年广州旅游市场较快增长,实现文旅消费总额3528.23亿元;接待过夜旅游人数5881.38万人次。入境游成文旅新引擎,2024年实现入境文旅消费35.70亿美元,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501.11万人次。
该蓝皮书建议,多维度促进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加快一批优质商业载体建设,丰富消费场景。如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创新“美食+粤剧”“旅游+电影”等融合场景,升级住宿消费体验,支持发展汽车营地、露营帐篷、水屋船屋、木屋树屋等旅游住宿新业态。鼓励沉浸体验、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培育“广州首演”品牌。同时,培育特色旅游消费。抓住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二届残运会、第九届残特奥会机遇,提升承接国际和全国高水平赛事活动软硬实力,推出“全运游”“广马游”“龙舟游”“邮轮游艇”等特色产品,拓展“观赛+旅游”“演艺+旅游”“演艺+体育”,进一步激发广州文旅经济发展活力。
附:特别关注
广州无人机生产设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经济蓝皮书》中了解到,中国低空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有2000家,运营企业近2万家,国家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全国多地积极抢占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先机,布局通航机场建设、通航机队组建与发展,以及低空飞行器制造产业链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支持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深圳、广州、北京“三足鼎立”的局面。从中国低空经济企业分布看,深圳、广州、北京位列前三。
《经济蓝皮书》指出,广州是国内低空空域开放最早的试点城市之一,拥有相对完备的通用航空产业链,是国内重要的无人机生产基地。广州在低空经济发展上具有先天禀赋、良好基础及科技、市场优势。如通用航空产业链较完备,包括研发设计与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制造和集成、应用与服务等环节,除重点发展的公商务飞行、警务飞行等运营服务,还布局了航空维修、航材贸易等配套延伸产业。
低空经济企业集群初步形成。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全国第二,形成了以头部企业为核心、数量众多且技术先进的企业集群,已注册无人机整机生产制造及关联企业300多家,聚集极飞、亿航、小鹏和广汽等全球领先的智能航空器科技企业,无人机生产设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重要的无人机生产基地。
科研机构与平台资源加速汇聚,在航空航天领域汇聚了国际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顶尖科研平台,拥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电子五所等一批历史悠久的科研机构,携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8个航空航天类研究院,建立了高超声速风洞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低空运营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物资配送、安防巡逻与应急救援、农业植保、遥感测绘等城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区域公务机、高增值货运、飞机租赁和航空融资等新业态高效布局,通过发展FBO等项目,已开发航空维修、贵宾接待等公务航空服务功能,培育了广州翼通、广州冠飞、穗联直升机、宏诚通飞等龙头企业。
《信息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