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电池厂、制糖厂、钢琴厂、闲置办公楼如今成为年轻人爱去的文化创意园
老厂区蝶变文创新地标这里“正青春”
城市发展史从某种角度说就是工业文明进步史。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展现着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承载了城市工业化进程中人们的情感记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千年商都、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工业发展史悠久而辉煌,留下了大量工业遗产,其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老厂区。这些老厂区承载着一代代广州工业人的记忆,铭刻着他们的豪情与梦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地标。
近年来,广州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功能业态、街区特色与现代生活的城市更新改造路径,让许多老旧工业厂区迎来“新生”,不仅保留了其原有的历史韵味,还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曾经的“老产业”在新时代释放“新动能”。
出品伦少斌胡巧娟
策划朱小勇任莉莉
执行张玉琴马向新张景云
A08~A09统筹蔡晓素
撰文信息时报记者蔡晓素
黄丽霞佘铄嘉李元源
摄影信息时报记者胡瀛斌
郭柯堂李元源
T.I.T文创园
曾经的旧电池厂
成citywalk胜地
午后阳光正好,已是耄耋之年的郭伯和老伴来到位于工业大道北132号的T.I.T文创园散步。“这里变化很大,不过电池厂的印记还是随处可见,总能勾起我的回忆。”曾是广州电池厂员工的郭伯说。
据悉,海珠T.I.T文创园原是广州电池厂的旧厂区。广州电池厂生产的555电池、虎头牌电池是名牌产品,为人们熟知。2019年,广州轻工集团新仕诚公司对广州电池厂地块进行改造升级,通过“绣花功夫”,将其打造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创产业园区。
烟囱广场、红砖厂房、压滤机……走进文创园,曾经的工业遗存随处可见。工业遗址的斑驳锈迹与时尚的斑斓色彩交相辉映,昔日老厂房呈现一派新气象。随着众多文化创意、服饰设计、科技公司进驻,更多创业灵感在此碰撞。电池厂变身文创园,其不仅记载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更化身citywalk胜地,吸引年轻人打卡。复古元素、各大公司的可爱IP、特色涂鸦墙,都成了打卡点。
“文创园内不少旧建筑都保持原样,走进园区,能感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在园区上班的服装设计师陈小姐感慨地说。
紫坭堂文化创意园
原“甜蜜工厂”成《热辣滚烫》拍摄地
在番禺沙湾紫坭村委公交站下车,市民小杨穿过一排排居民楼,来到紫坭堂文化创意园。咏春广场、万吨仓……看着眼前矗立的烟囱、特色涂鸦墙,她感叹自己似乎穿越回“旧时光”。从紫坭糖厂到文化创意园区,如今的紫坭堂创意园不仅沉淀了昔日的工业记忆,更成为文化与艺术交汇的空间。
广东省国营紫坭糖厂于1953年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家大型糖厂。日前,记者走进紫坭堂文化创意园内的广东省国营紫坭糖厂工业历史博物馆,展厅内的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紫坭糖厂的辉煌历史。老广耳熟能详的“含笑”牌白砂糖,就产自这里。
2012年,紫坭糖厂转型发展,厂区主要物业整体出租,用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不改变原有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原来的工业建筑通过保护和再造,被打造成紫坭堂文化创意园,并于2013年正式开园。2023年,广东省国营紫坭糖厂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工业遗产。
漫步园区,原厂区遗留下来的旧设备和厂房随处可见,还有许多经过活化、改造的装置和建筑。从机械设备到特色装置,从废弃车间到艺术画廊,从仓库到艺术交流场所,旧工业建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年,还有许多影视作品在园区内的影视基地取景拍摄,如电影《热辣滚烫》《一闪一闪亮晶晶》等。
说起紫坭糖厂,街坊洪叔最难忘的是50年前妻子带他去紫坭糖厂探访她的四舅父。初到糖厂,年轻小伙被眼前的大型制糖设备震撼了。“四舅父是车间技术人员,他向我讲解了蔗糖水变成糖浆、制成白砂糖的过程,令我感受到制糖的魅力。”洪叔表示,紫坭糖厂被改造成创意园后,市民游客除了可以参观昔日的工业遗存,还能在这里听讲座、看展览……
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
闲置办公楼变身文创商业综合体
大气雅正的红砖、广府特色的骑楼拱门、独特的时光沙漏旋转楼梯……从外地来广州游玩的小罗,被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深深吸引。“来之前通过社交平台提前了解了这个园区,来了后发现真的很好逛。”小罗表示,这座园区俨然已成为越秀新河浦片区文商旅融合的新地标,引领着潮流。
记者了解到,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原为商业大院办公楼,近年通过老旧物业升级改造,融入东山口百年洋楼历史文化风貌,吸引具有美学设计背景和多样设计风格的潮流品牌、文创艺术空间聚集,以新业态新模式激活历史文化街区,创造新消费场景。
走进创意园,琳琅满目的创意标语和指引牌令人眼前一亮。创意园集办公、展示、交流、共创、互动、体验空间为一体,现有40多家国内外潮流品牌店、创意工作室进驻。顺着旋转楼梯往上走,可以看到不同楼层分布着各类功能区域。其中,一二层引进本土原创买手店及饮品品牌,六层打造茶艺与瓷艺的互动空间,天台建设成摄影、露营、活动的潮流基地。闲逛潮流品牌旗舰店、开展花艺互动体验、沉浸式品味香水、打卡新式咖啡……创意园能满足市民游客“逛吃玩”的各类需求。
自2022年开放运营以来,创意园持续激活街区特色文化资源,举办“共奏东山之乐”等文化活动,开展品牌展示发布、创意市集、户外运动等多形式活动,加速商业与文化、艺术、生活元素的融合,带动东山口商圈的人流量、消费额屡创新高。
珠江钢琴创梦园
老厂房蝶变
助力街坊文艺梦“起飞”
花地河潺潺流淌,芳村街巷花香宜人。珠江钢琴创梦园就坐落于亲水、芬芳的荔湾区渔尾西路。中南街街坊燕姐是这里的常客,唱歌、上课、散步……这里是魅力无限的多元空间。
路面“铺”展五线谱、音符装置灵动跳跃,步入珠江钢琴创梦园,音乐元素扑面而来。珠江钢琴创梦园是广州首个音乐主题创意园,其前身是广州老牌钢琴企业珠江钢琴的生产厂房。2018年,珠江钢琴集团原厂区开始改造为珠江钢琴创梦园。燕姐回忆,从那时候开始,周边街坊对这个地方的称呼,渐渐从“钢琴厂”变成“创梦园”。
2021年4月,珠江钢琴创梦园正式开园。改造后的园区焕然一新,融入数字音乐科技、音乐影视制作、非遗传承、动漫游戏等元素,成为新兴产业集群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孵化园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并未进行大拆大建,更多的是对原钢琴厂的车间厂房进行翻新、改造,激发老建筑的新活力,使其更具艺术感,更显人性化。
园区内打造的展演空间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舞台,同时,随着越来越多融合活动走进创梦园,市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也在此开启新篇章。“走,到创梦园去上老年大学的插花课!”“今天创梦园有演出,一起去看呀。”珠江钢琴创梦园成了周边街坊丰富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据了解,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园区,其中包括叶小钢工作室,于海工作室,金铁霖、马秋华工作室,卞留念工作室等4家广州市艺术名家工作室。
记者走访时看到,目前,在珠江钢琴创梦园北区,珠江钢琴文化科技产业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据了解,大楼将于2025年年底完工,预计2026年可投入使用,届时区域将再添文化科技产业孵化新载体。
专家说
盘活老旧工业厂区资源,激活经济活力
工业遗址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一段时期内的历史记忆,延续着城市文脉。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表示,在广州,老旧工业厂区主要存在三个特点:从历史来看,这些老旧工业厂区多位于曾经的工业重地;从现状来看,这些厂区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多位于城区,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大,区位优势不断凸显;从未来来看,这些老旧工业厂区有较好的发展潜力,通过升级改造,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随着城市发展重心转移和功能布局调整,老旧工业厂区“变废为宝”式的改造应运而生。欧江波表示,通过更新改造,盘活老旧工业厂区资源,能有效推动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以及政府管理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激活经济活力。
他还表示,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要做好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对于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要加以保护,让老工业园区在“蝶变”中既保留广州老城的历史韵味,又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