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媒体采访 Home / 新闻中心
广州蓝皮书:广州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科学与技术创新分指数同比增长24.71%
2021-08-27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蓝皮书:广州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科学与技术创新分指数同比增长24.71%

强国号发布内容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21-07-05


2021年7月5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总报告指出,2020年,广州科学与技术创新分指数达到101.53,同比增长24.71%,较2019年提高了2.16个百分点,显示广州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1.知识中心地位稳步提升,医药领域知识成果快速增长


2020年,广州发表SCI论文39566篇,同比增长4.9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13个百分点,论文总量高于首尔(37407篇)、东京(34514篇)、巴黎(34245篇)、悉尼(23313篇)、以色列(21488篇)、深圳(20559篇)、香港(20008篇)和新加坡(18087篇)。从境外合作来看,与美国合作5111篇,居于首位,占广州总量的12.92%,其次是澳大利亚(1486篇)和英国(1209篇)。此外,广州地区的科研机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岛实验室率先开展磷酸氯喹“老药新用”研究,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构建国际上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模型。总的来看,广州知识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医药领域知识创新成果快速增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国内专利申请与授权加速增长,全球发明专利略微增长


2020年,广州专利授权量155835件,同比增长48.7%,比上年同期提升32.80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5077件,同比增长23.4%,比上年提升12.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57469件,同比增长23.21%,比上年提升30.24个百分点。此外,广州46项专利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其中,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天线控制系统和多频共用天线”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从2020年公开的全球发明专利来看,广州申请的发明专利有54299件,同比增长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技术领域来看,H04N(图像通信)和G01R(测量电变量等)两个领域分别增长11.36%和10.21%;从行业分类来看,C36(汽车制造业)和C33(金属制品业)分别增长16.98%和13.80%,C35(专用设备制造业)和C34(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也在10%以上;从技术主体来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增长2.85倍、2.28倍和106.11%。全球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显示,广州汽车制造和金属制造等行业专利增长较快;国内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显示,广州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将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技术引领与策源功能日益凸显


2020年,广州加快推进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物岛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2020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89.09亿元,同比增长70.55%。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生物岛实验室牵头攻关的磷酸氯喹治疗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指南,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内地7家医院及伊拉克等国家推广应用,并获省向联合国推荐全球推广。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已汇聚16个院士团队的47个高层次科研队伍,获批省级科技项目4项,启动建设香港、深圳2个高水平实验室分部。总的来看,广州加速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奠定基础,技术策源功能日益凸显。


4.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重点聚焦四大领域


2020年,广州出台《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充电基础设施四大领域,以科技增投资,探索国有企业积极吸收非公经济成分参与发展,通过项目混改、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多种灵活方式,从场景应用、区域示范、项目用地等多方面,推动数字新基建发展应用与生态健全,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截至2020年7月,数字新基建入库项目254个,总投资额约2600亿元。随着数字新基建的落地推进,将极大地推动广州产业数字化发展。


5.创新创业平台日益完善,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2020年,广州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截至2020年底,广州累计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0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4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7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9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0家。从孵化平台来看,2020年,广州新增国家级孵化器7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新增省级孵化器20家,市级孵化器11家,新登记省级众创空间17家。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5家机构获批首批省属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自用物业建设专业孵化载体试点。总的来看,广州各类技术研发平台、创业孵化载体日益完善,有力地推动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


作者: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张赛飞、杨莹、沈勇涛、冷玉洁;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刘晓丽




责任编辑:吴禹霖 张雯鑫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884845969675018531&item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