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会议报道 Home / 新闻中心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办2025年度第一次优秀成果经验交流会
2025-03-06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为提高科研人员决策研究水平,提升我院科研工作质量,2025年3月5日下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办2025年度第一次优秀成果经验交流会。会议由副院长伍庆同志主持,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院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两名优秀成果作者进行发言汇报。科研处副处长刘帷韬博士以《决策咨询报告的撰写与思考》为题,分别介绍了《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变化要点与指标分析》《构建一流数字营商环境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两篇报告的写作缘起、研究框架、结论建议和成果转化等情况。同时,他结合参与《领导参阅》审稿工作的心得体会,分享了对于如何选题、破题、选取研究范式、获取和整理资料、提高建议可行性、做好成果转化等六方面的思考。国际商贸研究所柳坤博士结合个人研究经历,介绍了如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现场调研获取一手信息,以及提高对挖掘“隐性知识”的重视、优化报告行文逻辑与语言表述、推动决策咨询研究与学术研究双向促进等观点。


伍庆同志对成果分享环节进行点评。他提出,我院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应确定长期持续跟踪的研究领域,并根据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关注重点。要做到三个“多”:一是“多跑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掌握更多真实资料;二是“多动手”,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并以多种转化形式不断扩大研究影响力;三是“多用心”,对于上级部门、审稿专家等提出的意见要努力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


张跃国同志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我院正处于新老人员交替的时期,呈现出新进人员数量多、年轻化、学历层次高等特点。近年来,我院搭建了博士博士后调研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读书分享会、优秀成果经验交流会等交流品牌,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了重要平台。他充分肯定了两位青年作者的分享,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院科研工作水平提出要求。


一是强化内生动力,锻造新时代社科研究硬实力。在时代浪潮中,我们当以自我革新的勇气,主动加压,将个人成长的紧迫感转化为持续进步的内驱力。面对DeepSeek等前沿技术工具带来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以更快的步伐革新思维方式、优化研究范式,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社科院作为学术共同体,理应搭建起思想碰撞的桥梁,但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科研人员要保持适度危机意识,要善于汲取同行的创新经验,通过深度思考与日常复盘,将点滴积累转化为成长养分,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有心人”。


二是锤炼科学思维,打造高质量决策咨询新范式。在研究选题方面,应致力于发现新的事实、填补理论空白或挖掘独特的研究视角,提炼出体现核心思想的关键词,提出具有实质意义的“真问题”,而非泛泛而谈的“大路货”。在研究框架构建方面,需区分问题的表象与深层机理,注重经验比较的约束条件,善于从多维度分析现状,避免平面化推理或程式化的“三段论”“八股文”。在资料数据收集方面,要重视调研的“现场感”,在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的同时,有意识地拓展知识结构,打破学科界限,以“增量知识”推动“存量知识”的更新迭代。在提出对策建议时,务必注重可操作性,避免提出拾人牙慧、空洞无物的建议,确保建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三是精准锚定三重角色坐标,构筑立体化成长格局。社科院的研究人员要拥有“政治家”看待问题的高度,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要拥有“学问家”的知识素养和水平,研究具有专业性;要拥有“社会活动家”的通达应变,深入社会、基层,让人生更有宽度、厚度与深度。


(供稿: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