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调研活动 Home / 新闻中心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市社科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
2023-11-09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2023年11月3日,市社科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和发扬斗争精神、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院党组书记、院长、院中心组组长张跃国主持学习会并作中心发言。

 

会前,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主题认真开展自学,充分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广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等学习材料开展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会上,大家结合思想认识和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古今、融通中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形成的思想精华,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会议指出,迈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重大意义、地位作用的认识,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张跃国同志作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中心发言。他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他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必须注重体系的完整和完备,特别要揭示和阐发这一思想的原理性理论成果,系统论证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防止和避免碎片化、表面化、庸俗化。在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要深化学理化、原理性认识。

 

一是文化的本质。通常定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成果。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它天然地具有实践性、也必然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这说明文化的性质实际上是很复杂的。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清楚、阐释透彻,需要对文化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做出注解。

 

二是文化和文明的联系与区别。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表明文化和文明是有重大区别的,至少在时间跨度上存在长短之分和先后之别。在理论研究阐释中,对文化和文明进行适当辨析和界定是必要的,对于全面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逻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文化的层级和体系。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特别是以国家形态和民族形式发展的文化,体现在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应该是完整的一体,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时,需要具备宏大、完整、整体的理论视野,防止仅仅在狭义的文化概念内部进行推理。

 

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其他重要思想的逻辑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由若干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如果不顾相互的内在联系,简单机械地就文化思想谈文化思想,就很容易割裂思想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很明显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最突出的文化成果和最鲜活的文化形态,当然也就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最基干、最重要的内容。从“体”的维度看,思想体系和文化思想互为内涵、互相包含;从“用”的角度看,思想体系统领文化思想,文化思想运用思想体系,首要任务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种复杂的逻辑关系,提醒我们在体系化上还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和阐发,防止陷入线性化、表面化的思维方式。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的本体论基础是所在时代的实践。我们开展学习、研究、阐释,决不能坐而论道、坐在象牙塔内空想,必须立足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反映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更多地在文化繁荣发展新的重大课题上浓墨重彩,研究提出科学理念和高质量对策,让理论研究阐释更厚实、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周成华、伍庆、曾俊良、白国强、何春贤同志围绕本次专题学习会的重要内容,分别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故事》《发扬斗争精神,应对人才工作风险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意涵与实践思考》《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为题交流了学习体会。院党组中心组成员、院中层干部、机关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会。

 

(供稿: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