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调研活动 Home / 新闻中心
奋进伟大时代 开创美好未来
——市社科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1-07-12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奋进伟大时代  开创美好未来——市社科院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1年7月9日,市社科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根据党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部署以及省委、市委要求,专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心组组长张跃国主持学习会并作中心发言。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巡回指导组派员莅会指导。


会前,中心组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心组成员杨再高、尹涛、许鹏同志作重点发言,张跃国同志作中心发言。


杨再高同志在《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的重点发言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并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他认为,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才能创造“四个伟大成就”和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中华民族才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的逻辑决定。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不变色不变质的根本保证。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一百年来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第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迈向新征程和实现新目标的根本保证。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等风险挑战,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讲都要靠党的坚强领导,都需要党带领全国人民科学谋篇布局、精准把握方向、抵御风险挑战、化解矛盾阻力、狠抓落实见效。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充满希望。


他认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我院的“三个定位”,坚持服务广州发展和市民美好生活向往做研究,从国情、市情出发,深入调研,把握规律,树立国际视野,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新型城市智库队伍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加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和理论研究阐释,为推进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尹涛同志作了《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为广州在新征程上走在前列贡献智库力量》的重点发言,从三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一是要深刻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吸取百年党史智慧、凝聚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功秘诀和独特属性,通篇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在新征程上,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哲学社科工作者做好新的“时代之问”答卷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二是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厚人民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在社科研究中践行为人民做学问的初心使命。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和最鲜明的理论品格。要从“知、情、意、行”四要素维度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从“知”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源于对人民的了解,体现为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从“情”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源于对人民的热爱,体现为把人民情怀作为执政本色。从“意”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源于对人民的尊重,体现为把人民实践作为力量源泉。从“行”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源于对人民的奉献,体现为把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他认为,坚守人民情怀,首要之处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守人民情怀,关键环节是密切联系群众;坚守人民情怀,目标指向是回应群众关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理论研究、社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做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学问。三是要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伟力,增强创新理论,在广州新征程上走在前列贡献智库力量。要发挥优势,为研究、阐释和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贡献社科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做好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的精神,学深、悟透、真用,在学习宣传研究新思想特别是重大理论创新上勇当先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建成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意识形态坚强阵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为广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在前列、创造新辉煌贡献社科院的智慧和力量。


许鹏同志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发言中谈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百年党史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从现在开始的大约30年内,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宏伟目标。他认为建国以后,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及“三步走”、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三个阶段。建国以来波澜壮阔的现代化探索历程和发展逻辑,彰显了我们党在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上所具有的使命担当和政治智慧,它在百年辉煌党史上无疑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对进一步推进党所领导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他认为新时代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的特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的根本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目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的最大底气;坚持践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框架;坚持践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框架;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他指出要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舆论引导。社科院作为广州地区首屈一指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应当深入践行“三个定位”和“三个面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等主体功能,为国家和广东、广州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一是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政策的学习领悟。二是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系统性的调查研究。三是要以多种方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针政策和理论成果的舆论引导。动员理论阵地、专家队伍和舆论工具开展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的宣传推介,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彰显我院作为马克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的担当作为。



张跃国同志作了题为《奋进伟大时代  开创美好未来》的中心发言,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政治性、理论性、逻辑性很强,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深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和强烈历史担当,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新时代开创新未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党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重要论述,增强奋进新时代、创造新辉煌的信心和决心;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宣告,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九个必须”的重要论述,汲取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增强责任担当。


他要求,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奋发有为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新型智库。过去5年,我院院风院貌发生重大变化,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美誉度和知名度显著增强,为未来5年全面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推动新型城市智库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新型城市智库标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和战略目标,坚持“三个面向”,面向未来、面向全球、面向现代化,从六个方面重点把握、谋划推动新型城市智库改革发展工作:一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深化理论武装中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二是高水平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构建适应性强、层次鲜明的课题研究体系。三是高标准建设重大平台,努力打造新型城市智库成果品牌。四是高质量举办重大学术活动,提升话语建构和国际传播能力。五是高站位发挥思想舆论引导功能,构筑思想“策源地”、舆论“强磁场”。六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


他要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把握学史明理这个前提,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要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不懈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进一步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胸怀“两个大局”,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以学术精品力作奉献人民,以高远志向、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引领风尚。要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严格执行市委关于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二项制度机制和我院关于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三项制度机制,严守“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做到“三个决不允许”,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院属各部门(直属单位)正、副职和院工会负责人,机关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供稿: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