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新闻中心
调研活动 Home / 新闻中心
永葆初心 牢记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
——市社科院党组中心组开展《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专题学习
2021-04-26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永葆初心 牢记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市社科院党组中心组开展《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专题学习

 

2021年4月23日,市社科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按照中央、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部署,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心组组长张跃国主持学习会并作中心发言。

 

会前,中心组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内容。院党组副书记朱名宏同志作重点发言,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成员杜家元、陈杰、朱泯静同志作研学发言。

 

朱名宏同志在题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重点发言谈到,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人群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核心。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党我国长期持续性国策。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体现人民利益至上观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四,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第五,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建设。社会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坚定信仰上下功夫,提高政治自觉;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功夫,提高思想自觉;在以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提升行动自觉。

 

杜家元同志结合我院近年统一战线工作,谈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体会。认为社科院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同落实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加强政治引领和组织领导,统筹部署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建我院统一战线工作新格局,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突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统战理论研究阐释工作,不断开拓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陈杰同志作了《新阶层变化与统战工作——广州具体实践》的研学发言,他结合研究实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阶层变化、新社会阶层概念发展和新的社会阶层统战政策沿革与实践,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土壤,团结凝聚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对于最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是加强统一战线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对于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朱泯静同志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演进逻辑和时代价值》研学发言中谈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和价值主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自觉做到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演进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基本发展理念和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这是新时代实现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和基本路线。从理论价值来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实践价值来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张跃国同志在中心发言中指出,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要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这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对人民观的深刻阐述,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深刻阐述,为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自觉提供了科学指南与行动遵循。

 

一是深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引人民探求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根植于人民,强调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推进人类解放的正义事业。

 

二是深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把唯物史观系统地运用到全部活动中,形成了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初心宗旨在思想理论上的充分表达,要旨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了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三是深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新型城市智库标杆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事关智库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作为新型城市智库,社科院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要有独立性和创新性,更要坚持公益性。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体现到研究工作的选题、立场、调研和论证等环节,坚定不移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工作上、落实到思想上,强化为人民做学问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在奋发有力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努力在新征程中展现智库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四是深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是切实改进学风文风作风的现实要求。学风文风作风归根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就要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深刻认识我们党立党兴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全体科研工作者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深入一线扎实调研,力戒不关心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华而不实的文牍主义,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发挥社科院的职能职责,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用新型智库成果体现学习教育成效,以建设新型城市智库标杆为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新型城市智库改革建设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院属各部门(直属单位)正、副职,机关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供稿: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