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党政邮箱 办公系统 数据中心 旧网站入口
媒体报道 Home / 媒体报道
【广州参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
2018-04-20  来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日报广州参考,2017-12-24,以“2040年广州人口将达2000万人,公共服务和房价是最大影响因素”为题,报道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召开“2017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内容,全文如下:



2040年广州人口将达2000万人,公共服务和房价是最大影响因素

广州参考    2017-12-24 18:09:35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12月24日召开“2017年度重大课题成果发布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会上共发布14项课题成果。市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通过建模预测:到2040年,广州市的常住人口总量将达到2000万人左右,公共服务及房价是影响人口总量的两大因素。

报告提出,未来广州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应减少、人口发展与城市软硬件资源供给与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三大挑战。因此,城市人口发展和管理亟需转变理念,要从“控制人口”转变为“争夺人口”,从“被动管人”转变为“前瞻性人口战略”,从“以业控人”转变为“以服务吸引人”、“以品质留住人”。


▋广州经济总量将维持中高增长
▋公共服务及房价成为影响常住人口规模的两大因素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借鉴国内外人口预测方法,结合广州城市发展阶段与人口变动特征,选取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广州市中长期(2040年)人口规模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

预测结果显示:

到2020年,广州市人口总量约为1380万人;
到204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总量将达到约2000万人。

多个模拟方案显示,未来20多年,广州经济总量将维持中高增长。到2040年,广州市经济总量将达到7万亿元水平(以2000年物价水平计算),年均增长6.9%左右,人均GDP超过30万人民币,达到2016年美国的人均GDP水平。

研究认为,未来广州市常住人口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净迁入。预测模型显示:公共服务支出和房价变化对常住人口规模有显著影响。在测算过程中,对比“高教育支出方案”和“低教育支出方案”,发现采取这两种不同的方案,2040年广州人口规模可相差36.5%;对比“高房价方案”和“低房价方案”,2040年广州人口规模相差15.6%。

研究还发现,生育政策的调整,已难以调节2040年前广州的的常住人口规模。对比“高生育率”和“低生育率”两个方案的预测结果,常住人口规模仅相差23万人。同时,由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均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变化对常住人口规模影响同样较小。


▋未来广州将面临三大挑战


报告提出,未来广州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应减少、人口发展与城市软硬件资源供给与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三大挑战。

课题组成员、广州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宁超乔表示,2015年是我国“人口红利”的转折点,中国的老龄化社会正在形成,广州同样呈现出这一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广州的‘老少比’由2000年的37.13%扩大至2010年的60.86%,并逐年增加。

“系统动力学仿真数据显示,自2025年后,广州人口死亡率开始快速攀升,2030-2040年的人口死亡率将达到现在的两倍左右。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表征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这一数据说明目前广州的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形成。2040年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与现在相比将发生巨大变化。”

“与之相对应的是劳动力供应的减少。过去20年,低生育率使出生人口减少。低生育率下,2040年前,下一代人口还将比上一代持续减少。” 宁超乔解释,到2040年,这些新生人口正是劳动力供应的主力,这意味着届时我国将面临较为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危机,我国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巨大冲击。

同时,人口的发展也对城市的软硬资源配给提出新要求。

“在软件方面,我国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存在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并存的问题;在硬件方面,人们对于交通、环境等硬件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生活品质的差异化将成为推动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宁超乔表示。


建议 ▋维持房价水平 打造“服务之城”


课题组认为,为应对以上挑战,广州一方面应保持既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转变人口发展和管理理念,为中长期城市发展做准备。

报告指出,相比起中国其他超大城市,广州在人口发展上拥有以下几大优势。

一是相对广阔的人口发展腹地和资源禀赋。广州因宜人的气候及相对较低的房价水平,深受流动人员青睐。
二是相对多样化、均衡化、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广州的老龄化压力较小。
三是引领全国的公共服务质量及人口融合建设。

课题组认为,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广州应该逐步转变人口发展理念,适应未来需求。

在人口数量方面,要从“控制人口”转为“争夺人口”。分析认为,从中长期人口发展战略看,当下维持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特别是保证年轻人的迁入,将变得非常关键。广州市应正视城市规模效益,为未来储存人口。

其次,从基于现状人口的管理方式,向前瞻性、动态性、精准化的人口发展和管理方式转变。

第三,从“以业控人”及“候鸟式迁移”,转为“以服务吸引人”,“以品质留住人”。 分析认为,“以业控人”或“腾笼换鸟”的产业政策策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形成 “鸟去笼空”局面,损伤城市经济发展根基。广州应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服务之城”、“包容之城”、“品质之城”,树立公共服务品牌,吸引人口迁入。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罗桦琳 通讯员 曾俊良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吴一钒


原文链接:

http://www.gzcankao.com/news/wx/detail?newsi=117001&time=151693639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