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拉德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副主任,比利时根特大学地理系城市地理学教授
Ben Derudder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Professor of Urban Geography at Ghent University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副主任本·德拉德认为,创新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提高全球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对于全球城市的发展而言,制定成功的城市和区域策略、了解全球创新地理、汇聚创新资源至关重要。
世界的发展正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而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将一直持续进行。“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各种地理的因素不断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过程。”本·德拉德说,要推动城市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必须要有能够促进全球化的赋能过程,这种赋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是软件的基础设施。
“其中,硬件基础设施能够推动城市的定位,如交通、道路、机场、网络、电缆连接等,但同时也要关注软的基础设施,包括商贸的发展环境,营商的制度环境以及法律等各方面的环境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本·德拉德说。
“显而易见,所有城市的经济发展都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实际上是需要能够赋能的基础设施,这也越来越多地激发和促进了创新。”在本·德拉德看来,城市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创新的需求,加上城市之间的竞争和互动,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
“通过分析全球创新地理格局可以发现,绝大部分世界经济创新仅源自极少数全球城市,这些城市往往处于大规模的特大城市区域。”因此,本·德拉德建议,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可通过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创新体系区域一体化以及开展工业科学合作挖掘更大的潜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球创新竞争力。
■声音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副主任本·德拉德:
如今,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而专利的申请情况以及科研的发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去观察一个城市的创新程度,并且也能让大家了解到创新是什么样的创新以及是一种发展到什么水平的创新。而创新是高度地理集中的,全世界发表的专利和科研的产出集中在少数地区,而通过分析全球创新地理格局,也能发现绝大部分世界经济创新仅源自极少数全球城市,这些城市往往处于大规模的特大城市区域。在大湾区的视角下,广州、香港和深圳均位居世界城市前列,如果通过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创新体系区域一体化以及开展工业科学合作,便可挖掘出更大的潜力。
因此,当我们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广州、深圳、香港这三个城市,还要考虑整个大湾区里其他重要的、有潜力的城市,要进一步强调关键聚集区之间的互补性,关注基础设施和交通领域的发展,促进大湾区各主要中心地区互联互通,从而释放大湾区的城市群潜力,促进更大范围内所能够产生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其在全球创新区域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