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城市建设”论坛在广州举行
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记者 朱子荣):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全球市长论坛暨第四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及2018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分论坛“‘一带一路’与城市建设”12月7日在广州举行。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在分论坛上致欢迎辞,并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主旨发言。他指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始终是广州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奋斗方向和目标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和增量资源创造动能,全方位强化枢纽功能,加强国际交往能力,强化城市品牌塑造和形象推广,在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交往纵深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模式,迈入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快速轨道。未来,广州将以建设国际大都市为战略指引,着力打造重现历史辉煌、体现时代内涵、面向未来引领的“梦想城市”,重点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全球科技创新枢纽、国际交往中心、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和宜居花城,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焕发大城市大气象,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中实现自身发展,更好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竞争,在各个领域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枢纽和风向标。
“‘一带一路’与城市建设”分论坛邀请到11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及智库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城市发展核心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未来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在论坛上半场,印度尼西亚地方人居管理组织网络副秘书长Aisa Tobing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原则和主要发展框架进行了探讨。印度尼西亚地方人居管理组织网络是一个提倡城市间协同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国际组织,Aisa Tobing希望广州加入该组织,实现与更多城市的协作,共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刘波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协同发展战略,他特别强调城市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与环境相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China Circle创始人、中荷关系学专家Ardi Bouwers从传播学视角切入,分享了多个城市LOGO、地标、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案例,指出“一带一路”城市宣传要立足真实、体现灵魂、凸显特色、打动人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指出,中国城市是“一带一路”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下一步应重点聚焦战略节点城市,将其作为推进“一带一路”的重点抓手。他强调,未来广州要从国家战略需要出发考虑国际大都市建设,打造南方世界接入中国、接入新型全球化的门户,从中国的“南风窗”走向世界的“南风窗”。毕马威塞浦路斯管理咨询部负责人乔治·兹奥迪斯分享了塞浦路斯把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展望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
在论坛下半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经贸办主任Alexey Pryadein介绍了俄罗斯大乌拉尔城市群发展战略,对“一带一路”与大乌拉尔城市联盟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义乌市委常委、副市长多佳分享了义乌紧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创新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经验,并指出城市应当更加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在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陆春鸣从国际智库合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带一路”智库研究要以政策为导向,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不断提高引导国际舆论的能力。济南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军远分享了济南打造山水城市的案例,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如何体现城市特点和地方特色贡献经验。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季文介绍了南京打造“五名”标志、建设“五最”城市,到2030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实践与展望,并从科技创新和城市国际化两方面探讨了广州对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启示。
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加强城市建设等议题进行精彩的发言,为沿线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有益借鉴。未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将充分发挥作为新型城市智库的咨政建言和国际交往重要功能,积极承办高端国际会议和论坛,助力推广广州国际会议品牌,推动国际权威机构与专家学者开展深入对话与合作,打造城市研究的重要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编辑:董健雄
原文链接:http://gd.cri.cn/2018-12-10/6fd89cc7-bfcb-e9c3-a9b3-aaff9e1ccc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