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人才
粤剧皇后红线女
发布时间:2022-05-16 来源:中国粤剧网

红线女,演员。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红线女是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开创了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红派艺术,为岭南粤剧艺术乃至中华文明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图片1 

1 红线女 图片来源:名师名家名人坛

 

红线女自小师从舅母何芙莲,13岁粉墨登场,后改艺名红线女。香港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随马师曾领衔的太平剧团、抗战剧团在广东、广西等地演出。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穿梭于穗港澳及越南、新加坡、马来亚各地献艺。1952年,红线女在香港组建真善美粤剧团,与马师曾、薛觉先联袂演出《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55年回到广州,先后在广东粵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曾担任广东粵剧院副院长、广州粵剧团艺术总指导、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和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是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演出的剧目数以百计,成功地塑造了不少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京剧、昆剧、歌剧、话剧、电影之所长,加以融合创造。1955年回穗后,她先后主演《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李香君》《山乡风云》《焚香记》《昭君公主》《白燕迎春》《祥林嫂》等一批剧目,塑造了翠莲、朱帘秀、王昭君、李香君、刘琴、焦桂英、沈洁、祥林嫂等不同历史时代的各种典型妇女艺术形象。她以高超的唱做功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红派”表演艺术。她所创造的“红腔”誉满海内外,《昭君出塞》《柴房自叹》《蝶双飞》《香君守楼》《打神》《荔枝颂》等名曲,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1984年举行的“红线女独唱会”,集中展示了“红腔”的艺术风貌,开创了戏曲演员举行“个唱”的先河,在戏剧界和广大观众中产生很大反响。1987年红线女以“独唱会”部分节目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中南)演出,大受好评。1982年、1988年、1994年她三度率团晋京演出了《昭君公主》《昭君出塞》《刁蛮公主戆驸马》《白燕迎春》等一批“红派”代表性剧(曲)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誉满京华。

 

图片2 

2 红线女与马师曾 图片来源:京剧道场

 

 著名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在《红线女、红派、红腔》一文中写道:“红派’的艺术风格是很鲜明的。看‘红派’戏,我有一种感觉—极新,却又极熟;极奇,却又极稳;雅不伤俗,俗不失雅;初听,有新奇之感,悦耳、动听,但不失粵剧传统格局,有些唱段甚至是很传统的……”并强调指出,“……更为重要的是‘红派’所遵循的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红派’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著名音乐家李凌认为红线女的艺术创造特点是“深深地挖掘人物的精神性格”,“善于运用声音的要素体现人物个性”,“使人物的唱腔个性化、典型化”。

 红线女还拍摄了电影90多部。1998年2月5日至12日,香港临时市政局举办了“银海艳影——红线女从影五十周年纪念展”,放映了红线女部分电影代表作《慈母泪》《玉梨魂》《秋》《审死官》《原野》《李香君》等,影剧界和传媒界对红线女在影坛上的杰出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红线女对艺术执著追求,不断超越自己,勇于创新,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屡获殊荣。1957年她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昭君出塞》,获东方古典歌曲比赛金质奖章。1981年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南国戏剧》《百花园》举办的由观众投票评选的粤剧“百花奖”中,她位居“最佳女演员奖”的首位。1985年获美国亚洲协会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分别颁发的“杰出艺人奖”和“太阳和平奖”。1990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59年和1961年红线女先后随团赴朝鲜、越南演出。20世纪80年代后,她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澳门等地演出、讲学和进行艺术交流,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赏,在当地掀起“红线女热”。红线女还参加了香港、澳门庆回归演出。

 

图片3 

3 《关汉卿》电影海报 图片来源:1905电影频道

 

红线女一贯热心扶掖后辈、辛勤培育新人。1959年至1964年,她主持广东粤剧院青年训练班,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1973年,她负责广东粤剧训练班,担任专职教学工作。

 

图片4 

4 红线女与弟子琼霞 图片来源:珠海文明网

 

20世纪80年代后,她指导广州粤剧团的青年剧团、实验剧团,组建小红豆剧团,负培训工作,开展改革试验,积极培育人才,培养造就了郭凤女、欧凯明、黎骏声、苏春梅、张雄平、杨小秋和赖琼霞等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为表彰红线女对粤剧艺术的杰出贡献、传承红线女流派艺术,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红线女艺术中心,并投资兴建红线女艺术中心大楼。大楼于1998年建成时,举行了红线女从艺60年庆贺活动暨大楼落成典礼。“中心”在红线女的亲自策划、领导和参与下,为弘扬粤剧做了大量工作。

 

文章转载自:中国粤剧网节选自《粤剧大辞典》人物篇http://www.yuejuopera.cn/dtxx/20210309/6660.html


上一篇: 梁启超
下一篇: *王筱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