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人才
梁启超
发布时间:2022-04-24 来源:广州百科全书-历史人物

图片1


梁启超(1873~1929)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州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共倡维新变法,世称“康梁”。清光绪十年(1884)秀才。十三年入读学海堂。十五年中举人。十六年得读《瀛环志略》等书,知有世界和西学。次年入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变法思想。二十一年,曾领衔粤省举人公车上书,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旋留京随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筹组强学会。次年在沪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创办大同书局,成为社会公认的维新运动首席宣传家。二十三年,应聘任长沙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协助湘抚陈宝箴实行新政。


创办或主持《清议报》《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等,坚持保皇立宪主张。同时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使知识界受惠非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后,提出“和袁、慰革、逼满、服汉”八字方针。1912年10月回国,于天津创刊《庸言报》。1913年加入共和党,成为该党魁首。5月,共和党、民主党与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任理事,抗衡国民党。7月,进步党组阁,任司法总长。1915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并策动蔡锷在云南率先起兵讨袁。1916年3月南下,策动西南诸省护国运动,任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参谋、军务院抚军兼政务委员长。9月,组织宪法研究会,与段祺瑞合作反对张勋复辟,继出任段氏内阁财政总长。1919年,组织国民外交协会,向巴黎和会请愿,力争山东主权。


晚年放弃政治活动,专事讲学、著述。历任南开、东南、清华等高校教授,京师图书馆、司法储才馆馆长。病逝于北平。曾倡导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史界革命。学术研究,糅杂中西,涉猎广阔,而开掘精深,影响近代学风不少。撰作宏富,编为《饮冰室合集》。今有《梁启超全集》。



来源:《广州百科全书-历史人物》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林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