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区
广州市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案例——珠江钢琴创梦园
发布时间:2024-07-17 来源: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案例——珠江钢琴创梦园

一、园区概况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江钢琴”)作为国内钢琴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优化传统钢琴制造产品结构的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制造、智能营销,布局音乐教育、文化传媒等板块,打造综合性文化企业。珠江钢琴依据文化创新及科技孵化等方面的政策和需求,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及广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结合集团现有行业资源和优势,对位于广州荔湾的旧厂区进行更新微改造,投资建设珠江钢琴创梦园(简称“园区”),从而实现珠江钢琴从传统制造业向文化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使大文化产业成为珠江钢琴业务发展的竞争新优势,提升珠江钢琴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珠江钢琴创梦园总用地面积76158.3m2,改造后建筑面积约13m2,总投资额3.2亿元。珠江钢琴创梦园以数字音乐产业为核心,引入数字音乐科技、乐器和影音设备研发、音乐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制作、艺术教育培训等大文化行业相关企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孵化园区,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未来,珠江钢琴创梦园将努力发展成为广州市城市文化新地标、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二、发展历程

2016127日,广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联席会议通过《关于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非公开发行加快战略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的请示》,同意珠江钢琴集团通过询价方式募集资金,实施广州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项目(即珠江钢琴创梦园)。广州珠江钢琴文化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于20176月成立,是珠江钢琴集团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珠江钢琴创梦园的改造建设、运营管理及招商推广工作。

201812月,随着集团公司增城国家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落成,渔尾桥旧厂区生产车间也全部完成搬迁。经过产业规划、建筑改造设计、施工报建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珠江钢琴创梦园20191月初正式开始施工。2021年的年初,历时两年多的珠江钢琴创梦园更新微改造工程整体完成,并引入优质物业管理服务。2021419日,珠江钢琴创梦园正式开园,旧钢琴厂蜕变成网红打卡地、文创科技企业的创梦圆梦之地。截至20226,园区已有近百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相关领域的企业入驻,出租率超过50%园区2021年产值约6200万元。

近年来,珠江钢琴创梦园的努力进取获得政府及业内的广泛肯定,取得了多项荣誉,包括:

202012月,根据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珠江钢琴创梦园成功入选2020年度“广州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试点”。

20211月,珠江钢琴创梦园获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评为“2020年度新锐产业园”。

202112月,珠江钢琴创梦园入围第三届广州文化金融“红木棉”奖2020-2021年度“广州最具吸引力文创园区”大奖。

202112月,珠江钢琴创梦园获2021广州文交会评为2021广州最具成长潜力文化产业园区10强”。

202112月,珠江钢琴创梦园荣获2021年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专项资金

 

三、园区现状特征和发展优势

1现状特征

开园至今,珠江钢琴创梦园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不断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音乐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进步,提升广州音乐文化与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带动园区高端音乐文化艺术产业和活动的发展。

目前,园区已成功引入国内顶尖文化艺术名家叶小钢以及金铁霖与马秋华的工作室、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流行钢琴艺术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音乐家协会、海外高层人才艺术研究院珠江钢琴创梦园研发中心、齐白石艺术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城市播客直播厅”、由广州市文联授牌的“广州文艺市民特色空间(珠江钢琴创梦园)”,等等。特色民族音乐软件开发机构——大歌局民族音乐文化、国内权威乐器检测机构恒声检测、新型文化公司珠广传媒、NO.W屋面艺术中心、君诚博雅教育集团等数十家数字音乐、艺术创意和文化教育相关企业也相继入驻园区。

另外,珠江钢琴创梦园积极联合多方资源共同举办多元化、高质量的音乐文化艺术活动,其中包括广东后摇音乐节、珠江恺撒堡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素手烹茶》叶小钢新书新作分享会、“高光时刻”——国际当代视觉艺术大展、“珠江钢琴杯”首届羊城乐龄合唱节、“珠江钢琴杯”首届花城幼儿合唱节、“艾茉森奖”国际流行钢琴大赛、“未来音乐家”才艺展演、珠江钢琴美育生态论坛等等,并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城市之声举办“广东城市广播日”元宵市集和105.2元宵汽车音响情歌音乐会

2、发展优势

珠江钢琴创梦园以全球最大钢琴制造商珠江钢琴集团龙头企业为引领,整合珠江钢琴现有的行业资源和优势地位,投资3.2亿元,通过微改造工程打造优质的办公空间、优美的公共环境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为入园企业提供高品质、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服务。

珠江钢琴创梦园引入超过12家战略合作伙伴及支持机构。这些战略合作伙伴和服务机构来自文化金融、版权交易、产业投资、孵化服务、艺术交流、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等领域,具备实力和丰富资源,极好地为入园企业的日后发展赋能。

n 珠江钢琴创梦园成功引入国内顶尖文化艺术名家叶小钢以及金铁霖、马秋华的工作室。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流行钢琴艺术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音乐家协会、海外高层人才艺术研究院珠江钢琴创梦园研发中心、齐白石艺术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城市播客直播厅”、以及由广州市文联授牌的“广州文艺市民特色空间(珠江钢琴创梦园)”也相继落户园区。此类入园的名家工作室、文艺单位和机构将通过策划组织和指导系列活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市的音乐、艺术事业创新发展,助力培育音乐文化和艺术高端人才,聚集优质行业资源,提升广州的城市文化氛围。

n 珠江钢琴创梦园地处广佛交界,坐落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圆心,紧邻广州南站,高速公路网发达;接驳双地铁:地铁1号线(西塱站)和广佛线(菊树站),交通便捷

 

四、对形势的判断及园区发展的思路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特别是对科技支撑媒体融合发展、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产业调研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积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珠江钢琴创梦园立足广州、面向国际,以数字音乐产业为核心,目标引入数字音乐科技、乐器和影音设备研发、音乐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制作、艺术教育培训等大文化行业相关的创新型企业,将项目打造成集社群、平台和服务于一体的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的创新创业孵化园。推动珠江钢琴创梦园顺利发展,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孵化培育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又一优质的载体和平台,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符合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有望成为广州市城市文化新名片、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存在的短板、挑战及对策措施

1、存在的困难和短板

1)入园交通不便。珠江钢琴创梦园周边交通不便的老大难问题长期存在,一直困扰着园区的招商与发展。

2)缺少具有竞争力的招商政策和周边商业氛围。珠江钢琴创梦园地处荔湾区南片区,不属于广州市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定位的重点区域,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且周边被花场和城中村包围,产业和商业氛围尚未形成,制约园区的招商和发展。

2、采取的对策措施

1)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和自身努力,解决交通不便问题

文化园公司持续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园区周边的交通不便问题,同时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实质成效。解决措施包括:

n 在珠江钢琴集团公司的支持指导以及所在中南街道大力协调下,文化园公司采取租用花木公司所管理的花场内部部分道路的方式,征拆个别花棚,开通园区连接花地大道南的一段道路,大大提升车辆进入园区的便利性。同时,园区专门开设了往返西塱地铁站的免费接驳巴士,方便各入园企业员工上下班通勤。

n 为进一步满足入园企业员工的通勤需求,文化园公司在广州公交集团的支持下,努力引入公交线路。该公交线路方案已经在市交通运输局公示,但由于花木公司提出异议,公交线路方案暂时搁置。目前,文化园公司已向市国资委反映以上情况,争取协调解决问题。

n 文化园公司持续推动如意坊放射线二期在园区开设出入口的相关事宜。该方案已经得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同意,规划设计基本落实。

2)持续打造有吸引力的硬件设施,加强物业管理,建设智慧园区

持续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办公空间、公共环境和配套设施。加强园区的基础物业管理工作逐步推进智慧化建设工作,加大相关网络技术投入,构建园区的智慧管理云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建立一个有差异化有特色的智慧园区

3)引入新兴文化企业,协同集团现有资源,打造大文化产业

珠江钢琴创梦园持续围绕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业态规划,有序地开展招商推广工作;加大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核心功能板块的招商力度,努力引进数字音乐、影视、素质教育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并持续推进餐饮、文旅体验商业配套的招商工作。贴合实际,根据经济大环境、市场趋势和招商对象的行业发展情况,适时对园区招商工作的方向重心和招租策略进行调整。通过招商或自营的方式引入各类业态,包括文化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综合演出活动场馆、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影视动漫制作基地、艺术家工作室、餐饮及零售等商业配套,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吸引青年创业者,实现孵化园区配套服务和文化创新创业实践。引入国内外知名古典、流行音乐比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比赛场所,吸引社会关注,产生长远影响力。

4)搭建企业服务体系,完善文化产业生态圈

提升入驻企业对园区服务的满意度,带领园区入驻企业攻克时艰,助力入园企业发展壮大。措施包括:成立园区企业服务专班,打造政企沟通、政策落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企业服务体系,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园区内的创业企业提供房租补贴、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管理、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等支持;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人才培育,为园区内的创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沙龙、创意交流会、产品博览会、分享会等活动,为创业者提供沟通交流平台;此外,积极引入创业园种子孵化基金、创业基金、小额贷款以及积极与银行合作等为创业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打造广州未来文化产业和文化投资的集中孵化地。

5)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练内功、强体魄”

完善文化园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结合园区发展需要与员工的能力特长,做好各项业务的系统优化和流程优化、员工培训等工作,提升团队和员工的潜力及业务能力,为未来工作的开展培养综合软实力。

6)构建战略预警机制,制定系统的战略规划

未来,园区要构建预警机制,制定系统性的应对策略,做到“未雨绸缪”。首先,需要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强化对市场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其次,需要编制一个更具前瞻性、高水准的战略规划;再次,需要构建战略规划的动态调整机制,每年至少一次战略调整;最后,还需要做好战略预案与风险防范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珠江钢琴创梦园园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