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智库动态 机构简介 智库成果 专家观点 智库团队 数据资料库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揭昊:自由贸易港,来了!广州的机遇,来了!|观察
2018/07/05 11:19:00

自由贸易港,对广州来说,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南沙自贸区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自由贸易港”瞬间成为热词。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上海正在按照中央部署筹划建立自由贸易港。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表示,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推进南沙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表示,厦门将探索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表示,自由贸易港是自贸试验区的升级版,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这将为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带来新机遇,也是破解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方式之一。


其实,早在今年3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同期,《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也提出对接国际标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


南沙港


那么,“自由贸易港”对于广州,到底意味着什么?


01


要谈广州建设自由贸易港,时间还得回到2015年。那一年的4月21日,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正式挂牌。

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广州南沙新区挂牌成立。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南沙自贸区先后取得了239项创新成果。其中,49项创新经验属于全国首创,13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发展运行平稳,截至2017年4月,建设方案中95项试点任务实施率达到94.73%,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南沙自贸区挂牌两年以来的成效给出如是评价。


“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易通关”、“智检口岸”、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一批标志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增速连续14个季度保持全市第一;挂牌以来新设企业34558家,超挂牌前历年注册企业总数的2倍;已集聚8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103家总部型企业,以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汽车平行进口、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业态迅猛发展;区域交通枢纽建设持续加强,自贸区区块建设带动城市重点组团快速发展,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南沙港平行进口车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自贸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服务国家战略作用日益突显。”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主任、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在召开自贸区南沙片区工作会议时如是表示。


02


“自由贸易港”的提出,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未来,指明了新的方向。


自由贸易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概念,中国周边建成了多个自由贸易港,比如香港、新加坡、仁川等。

新加坡

相较于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可谓“升级版”,更加强调“境内关外”,更加重视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揭昊表示,在自由贸易港区内,可以更自由地跟外部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


“自由贸易区更多的是保税功能,货物不进入内地,不需要交纳关税。但自由贸易港强调的是‘境内关外’,除了减免或大部分减免相关税收外,在金融等服务业、汇率与资本流动方面有着一定的灵活度。”揭昊称。


当今全球贸易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价值链的竞争,想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掌握话语权,就必须牢牢抓住资金、信息和贸易价值链管理。自由贸易区可以看做货物进出的桥头堡,自由贸易港则是全球贸易的营运与控制中心。

香港

纵观世界几大贸易中心,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早已完成华丽转身,成为区域内贸易、金融等领域的领导者。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迈入新阶段。今年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未来想要进一步在国际贸易分工中获益,不仅要聚焦本地与转口贸易,更要试点推动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揭昊坦言,建设自由贸易港,可以提升全球贸易的参与度,进一步掌握在全球经济上的话语权与控制力。

今年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内需市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内需市场。”揭昊指出,自由贸易港要服务实体经济,而不仅仅是离岸资金的自由进出,应该避免沦为“空对空”的“金钱游戏”。


03


在十九大广东团中外媒体开放提问时,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透露,广州要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


在揭昊看来,广州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更具有多方面优势。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南沙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揭昊坦言,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其中比较大的制度障碍就是税收政策。


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官网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对符合规定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如果能成功创建自由贸易港,南沙在税收方面的劣势将会被弥补。”揭昊表示,自由贸易港的“境内关外”政策,将使得南沙享受到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同等甚至更为优惠的税收条件,更有利于高端服务业的落地与发展。


对广州而言,建设自由贸易港,不仅是实现国家战略的主动担当,更是广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城市定位所决定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本身就可以看做自由贸易港,广州未来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如何跟港澳更好地互融互通?我想建设自由贸易港显得十分重要。”揭昊称。


此外,广州拥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海陆空交通齐备,南沙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广州毗邻港澳,面向东盟,有长期对外贸易的历史,更有“千年商都”的美誉。


国务院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指出,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市“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广州将建设全球城市。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从国家中心城市迈向全球城市,广州需要提升与全球的连接度,成为全球贸易的营运与控制中心,建设自由贸易港便是重要抓手。”揭昊总结道。


揭昊最后建议,建设自由贸易港,需要组建高效、执行力强的管理机构,能够充分协调与调动市一级和相关资源。此外,除了目前正在试点自贸区的南沙,广州还可考虑纳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空地一体”的自由贸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