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灣區醫療融合 實現互利共贏
左圖:兩地發揮各自優勢,在醫療方面進一步合作,可達到雙贏結果,為民造福。右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研究部主辦大灣區醫療研討會,圖為主辦方與一眾嘉賓合影。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研究部主辦,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作為支持機構的「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一期「如何破解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研討會1月10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
研討會邀請了來自香港與內地多位重要嘉賓,他們多年來深耕區域發展研究,或長期服務於大灣區專業醫療服務一線,結合自身經歷,圍繞如何破解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議和看法。\大公報記者 義昊、吳俊宏、陸九如(文)林少權(圖)
主辦機構表示,是次研討會旨在通過剖析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反映一線實際情況,為推動政策研究提供決策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張國義會見了與會嘉賓,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欣之、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伍慶致辭。
找準香港急需破解的難題
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博士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提出五年,社會需要思考過去一段時間,粵港澳三地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改進方式。此次研討會聚焦健康、醫療、衞生這一具體而實在的問題,相信嘉賓們在探討的過程中一定可以取得成果。他指出,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聚焦研究香港、澳門及大灣區建設,對國家相關決策提供建議,同時也將研究成果服務於香港、澳門及大灣區。在研究過程中找準香港急需破解的難題,找準國家需要,並透過與澳門及廣州市合作,共同來推進區域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智庫推動交流 提供決策建議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伍慶博士表示,希望粵港兩地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涉及經濟、社會、科技、民生等重大領域開展共同研究,互相學習和借鑒,為兩地提供更全面、更多元的政策及建議。相信通過兩地智庫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可以促進雙方的學術進步和知識創新,共同提升兩地在研究領域的廣度和深度,為大灣區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智力支持和決策建議。
研討會期間,廣州市社科院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簽署並交換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大灣區城市間的多元交流與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