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智库动态 机构简介 智库成果 专家观点 智库团队 数据资料库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智库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动态
【交流】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城市战略研究工作营(第六期)成功举办
2023/07/14 15:31:38 人浏览

 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3年7月6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超大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和广州实践研究基地、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城市战略研究工作营(第六期)”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顺利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广州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广东省第十三届三次全会部署,深入研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宏观环境、趋势演变、空间布局、开放融合、改革创新等领域关键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分享智慧和建议。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院长尹涛研究员出席并致辞。来自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院、中山大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受邀发表演讲。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覃剑研究员主持。

 


尹涛同志在致辞演讲中指出,广州如何发展先进制造业一直是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面临诸多挑战和短板。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广州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广州究竟要发展什么样的制造业?未来产业是什么?如何增强发展动力?二是广州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沿着珠江、东南部、西部都有制造业产业带分布,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入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业如何进行更加合理布局引导,土地等要素供给如何进一步优化?三是广州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四是广州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如何制定形成更有针对性、更有前瞻性、更有层次性的产业政策体系,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规划师马向明做了“面向双循环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在双循环时代更加强调自主创新的内循环、供应链组织的外循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逻辑发生了新变化,空间区位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在引进型时代,区位以满足外部硬需求为主要考虑点,在内生时代,企业生长的软需求则成为了区位选择的主要考虑点。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联系有历史的基础和天然的优势,面向国内和东南亚两个市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选择和企业区位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韵教授做了“以产业协同集聚,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她指出:产业协同集聚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等经济效应,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已出现协同集聚之势,下一步要在空间集聚、园区建设、产业关联和网络构建等四个方面,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具体建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域;推动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完善融合交流机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叶振宇研究员做了“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形势与策略”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一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金融优势、开放优势、产业配套优势等综合优势,守住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确保不断链、不脱链。二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开放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协同升级,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三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规模大、多样化、差异化的市场优势,以产品应用、场景应用为突破口,在应用的迭代创新中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动态稳定性。四要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发达经济体主要围绕智能、健康、低碳等进行战略布局。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王长建研究员做了“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与集群建设”的主题演讲,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向佛山、惠州、珠海和中山辐射的内循环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循环的产业同质化布局和空间极化效应更加显著,产业联系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大中心城市。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议加快培育提升产业链“链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链主”企业引导下的基础研究既要契合市场又要引领市场,以“链主”企业为主导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企业人才大本营”汇聚高水平产业创新人才队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沈静副教授做了“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和规划响应”的主题演讲,她指出:珠三角东岸逐步成为了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集聚区,产业中游发展水平是影响机器人产业链形成和空间集聚的关键,产业规划对于机器人产业的空间集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规划上建议:一要构建以科创走廊为极轴,构建多核心、网络化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二要以一体化产城融合发展为契机,助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要以多样化需求为支撑,完善设施配套,打造功能复合型产业社区;四是以生产研发一体化为纽带,创新数智化的机器人产业载体设计。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蒋丽研究员做了“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布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主题演讲,她指出: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形态由“核心-多层边缘”演变为“核心-多次核心-多层边缘”,环珠江口地区和东岸先进制造业密度高于外围地区和西岸。这些特征的形成源于区域和城市政府的鼓励政策、数字化和环境规制的政府优化政策、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的城市特性、集聚经济和溢出效应的企业特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要继续制定鼓励政策来吸引先进制造业投资,通过优化数字化和环境政策来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各城市要继续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吸引先进制造业企业投资和集聚,先进制造业企业要继续利用集聚经济和溢出效应发展壮大。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和区域发展研究所等院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供稿:区域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