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的大型译丛《西方文献中的近代广州》近日推出新著《近代华南海盗纪事》。
《西方文献中的近代广州》译丛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市委宣传部“两金”重大项目,是对广州海外历史文献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的大型文化项目。译丛精选出一批既具史料价值又有长远学术研究价值的西文著作进行翻译推介,清晰梳理出广州城市对外开放的历史脉络,挖掘出广州作为世界闻名的东方大港的历史细节。
《近代华南海盗纪事》(包括利留斯《与中国海盗同行》、门迪《广州和虎门——在中国六个月的传奇经历》),主要记述西方人对清末民初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海盗问题的观察。芬兰记者利留斯的原著《与中国海盗同行》根据他在华南采访的见闻写成,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华南地区海盗猖獗的真实境况,成为研究华南海盗史和民国广东社会史的重要参考读物。《广州和虎门——在中国六个月的传奇经历》一书记述了作者门迪1847年乘坐“火花号”轮船前往澳门时被海盗劫持的亲身经历,书中关于海盗作案的记述,被视为研究19世纪华南海盗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对19世纪广州河南茶叶加工业以及沙面租界环境与市政建设管理的记述,也已为美国学者近年出版的广州近代城市建筑和社会研究专著所引用。此书的出版,为学界研究近代广州城市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历史研究所将继续推进《西方文献中的近代广州》译丛的出版,以期通过这项意义重大深远的文化工程,为广州发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优势,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奠定厚重的文化基石。
(供稿:历史研究所)